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在“不可能”中走向中国奇迹

2020-12-19 01:03  来源:证券日报 袁华 张歆

    袁华 张歆

    站在外滩眺望鳞次栉比的金融大厦,会有一种源自现实的笃定。然而,时间行进最大的魅力,在于历史和现实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30年前的黄浦江畔,迎接尉文渊的并不是这一份笃定,而是无数个“不可能”。

    从最初的“不可能被派去(筹建上交所)”,到后期一度因深感“不可能按期完成”而绝望;从技术层面被外国专家判定“跑系统时间不可能短于半年”,到工程层面“拱形玻璃不可能如期安装”。

    每一个“不可能”看似毫不相关,但实际都有着深深的时代印痕。

    在初创期,资本市场的未来似乎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金融管理业务骨干的尉文渊自然不是筹建工作的“最佳人选”;由于起步就决定高标准建设,上交所半年内开市的目标确实难以达成;习惯了循例工作的外国技术专家,很难预判“人多力量大”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中国式管理智慧,因此时间评估误差接近99%;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较早时期,复杂工艺产品的生产、测量、安装都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

    然而,也正是在那个时代,尉文渊牵头筹建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从无到有、从“不可能”走向中国奇迹。

    在尉文渊眼中,“那是整个中国都在创造奇迹的时代”。或许,站在现在回望历史,总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完美。但是,在彼时充满舍身成仁的草莽英雄气概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一种莫名的使命感”,不抛弃不放弃,只是向前拼命奔跑。因此,面对“不可能”,尉文渊的选择是闯!“尉文渊们”的选择是闯!

    所谓奇迹,之所以能够达成,其实并不是命运的垂青,而是奋斗力量凝聚出的必然。从现在回望过去可以发现,正是奋斗者与大时代的交互,奏响了彼此成就的时代欢歌。

    因此,听尉文渊讲述曾经,我们感知的不仅是30年前资本市场建设者的艰苦拼搏,更有资本市场30年凝聚的对于改革创新的无所畏惧,是资本市场建设者们的赤子之心!

    按照尉文渊先生的话说,在30年前,“不可能”有人能想到今天资本市场的发展,正如我们如今也很难洞见30年后的中国资本市场。然而,我们能够传承的是“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是让“不可为”变成“可为”的智慧。

    谈及执锤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市鸣锣,尉文渊坦言未曾想到应该留下影像记录(如今流传的照片已经是补拍)。记者深觉,恰恰是这个“没想到”展示了资本市场建设者们的片片丹心。

    在中国经济数十年的发展中,中国奇迹汇聚了千千万万个“尉文渊们”的力量,尽管身在其中的他们自己都没想到、也没去想,但是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得如此之远!他们,正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