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产经评论 > 正文

复盘2019年八大产经事件

2019-12-27 03:09  来源:证券日报 李春莲 赵学毅 王君 桂小笋 李乔宇 贺骏 矫月 王小康 张敏

    春风得意马蹄疾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阿里巴巴二度赴港上市

    本报记者 贺骏

    12月25日,阿里巴巴港股的股价再度创出新高,达到211港元,较11月26日的发行价176港元上涨了近20%。很多人看好阿里巴巴,但未曾想到,能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达到如此涨幅。

    今天的阿里巴巴,牢牢坐稳港股公司市值排名的头把交椅,领先第二名近1万亿港元。与7年前的落寞退市相比,怎能不感叹“造化弄人”。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B2B业务)在中国香港上市,发行价13.5港元,股票代码1688。彼时,很多投资者还不懂得“因为相信,所以看见”。阿里巴巴的股价长期以来乏善可陈,最终,2012年6月,阿里巴巴以13.5港元的发行价私有化,用了近5年时间回到原点。

    2013年,羽翼渐丰的阿里巴巴计划再度赴港上市,不过,因为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坚持“同股同权”原则不松口,马云在多次斡旋无果后只得作罢,于2014年9月19日赴美国纽交所上市,股票简称“BABA”。不过,当时留下了一句话,“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一定会回来”。

    2019年11月26日,在港交所不再坚持同股同权之后,阿里巴巴终于再次回到中国香港上市,股票代码9988。此时,距其2012年6月从中国香港退市时,时间已经过去了7年半。

    “站在这里,我非常激动,今年是阿里巴巴的第20周年,在这20周年生日之际,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回家,回中国香港上市。”在上市仪式现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世界上伟大的公司终于在5年后回到中国香港,回到家,非常感恩阿里巴巴终于在这么多年以后回来,我非常感激,很欣慰。

    物非人是,还是那些人,但境遇、待遇山天壤之别。

    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里有马: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汉高祖刘邦《大风歌》里有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7900亿元全球“船老大”诞生 造船业刮起整合风潮

    本报记者 矫月

    继2015年“南北车”合并后,“南北船”合并的言论便一直在市场流传,甚至因为“南北船”合并预期,资本市场也不消停。

    而这一切的不消停终于在2019年消停下来了。10月25日,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了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11月26日上午,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揭牌仪式。这意味着,挂牌成立的中国船舶集团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资产总额高达7900亿元的中国船舶集团一时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船老大”。而此次合并更是迎来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

    Vessels Value统计数据显示,如果以合并前二者的订单数量计算,合并后的订单总数为全球第一。Vessels Value认为,合并总的来说对整个行业可能是件好事,将创建一个更大、更强的单一金融实体,对船东更具吸引力。

    更有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合并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进行资源整合,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两家公司有许多业务雷同,每个板块资源、业务都很类似,导致一些子公司都不强,资源无法有效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船企的整合不仅仅发生在中国,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各国船企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大小整合以适应目前造船业低迷的大环境,一时间,整个造船业整合声四起。

    事实上,早在“南北船”宣布整合之前,韩国的现代重工早于2019年3月份就宣布将收购大宇造船。

    现代重工联合首席执行官贾三铉曾表示,如今全球造船业趋势已经明朗——造船业正在“为了生存而进行整合”。

    然而,早于“南北船”合并的现代重工与大宇造船却迟迟没有传出合并的消息。

    据悉,现代重工与大宇造船的合并须通过韩国、欧盟、日本、中国、哈萨克斯坦和新加坡六个国家的反垄断审查。

    而据12月6日新加坡媒体报道称,韩国现代重工收购大宇造船与海洋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大宇造船)正面临挫折。报道称,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公布了对该笔收购第一阶段的审查结果,指出两家船企合并后,将会消除两者之间的竞争,从而损害新加坡客户的利益。

    由于新加坡监管机构将对该合并事项进行更详细的第二阶段审查。自此,现代重工收购大宇造船的脚步被拖延。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和韩国的船企如果皆成功合并的话,船企约占全球近四成的市场份额。继中国和韩国船企拉开整哈大幕后,日本船企也开始坐不住了。

    同样在2019年,继“南北船”合并之后,11月29日,日本最大的船企今治造船与第二大船企日本造船联合(以下简称:JMU)宣布合并。

    2018年数据显示,今治造船和JMU的造船量约占日本总造船量的四成。双方联手后,新成立的合资公司预计将在全球造船业占有10%的市场份额。

    随着,中日韩三个国家船企的相继合并消息传出,全球造船业一时间风起云涌。

    尤其是面对中韩船企的竞争,日本三菱重工更是决定调整造船领域。

    有消息称,因为面临与中韩船企的激烈竞争,日本三菱重工正考虑将其位于长崎的Koyagi工厂出售给大岛造船。目前,双方尚未就销售价格达成一致。

    “现在活下来的,以后能够活得更好。”上述行业人士如是说。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