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每日必读 > 四大证券报头条 > 正文

3月13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社保基金罕见密集亮相 年内五度现身A股调研名单

2021-03-13 07:15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浩

    【证券日报】

    社保基金罕见密集亮相 年内五度现身A股调研名单

    国内最出色的长线投资者都有谁?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显然是其中之一。进入2021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极为剧烈,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社保基金却频频现身A股调研名单。

    “A股市场的投资者机构正在从散户化向机构化转变,价值投资的有效性越来越高。社保基金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参与机构,一直是价值投资的践行者,其一举一动均会对A股市场的走向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才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私募排排网研究员朱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时代变迁和产业不断升级,A股市场现已诞生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这些新型行业的商业模式复杂多变,需要投资者不断进行跟踪调研,才能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抓住潜在的投资机会。因此,社保基金也一改往日的低调作风,频频出现在A股上市公司调研的路上。

    特斯拉频曝车辆失控事故 Model3因刹车失灵再遭车主维权

    近日,因一位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使得特斯拉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3月10日,一位特斯拉车主手持喇叭坐车顶维权的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车主张女士声称自家车辆存在“刹车失灵”问题,最终酿成追尾事故。这则消息在短时间迅速在多个平台引发关注,登上当日热搜。

    3月10日,特斯拉方面针对该维权事件公开回应称:“经过对车辆数据分析,制动期间车辆ABS正常工作,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车主在签署调解书后,却拒绝第三方公司检测。”与此同时,负责大中华区政府事务、公共关系、市场与品牌等业务的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谁闹谁有理?”

    今年首批300亿元储蓄国债向个人开售 有投资者称“很有吸引力”

    储蓄国债一直是个人投资者关注的投资品种。3月10日至3月19日,今年首批储蓄国债(凭证式)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

    “储蓄国债收益稳定,比银行存款利息高,而且利息免税,对于我而言,很有吸引力。”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前来购买凭证式储蓄国债的王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根据财政部公告,3月10日起,发行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凭证式储蓄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300亿元。第一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3.8%,最大发行额180亿元。第二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3.97%,最大发行额120亿元。

    【证券时报】

    小幅缩水持仓稳定 险资权益类配置未现重大转向

    根据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1月末,保险资金规模增至21.99万亿元,与此同时,险资对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的配置余额环比缩水268亿元至2.96万亿元。

    这是自2020年9月以来,险资股票与基金配置余额在连续4个月增长后的首次下降。

    多家保险机构相关投资人士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相较于保险资金近3万亿元的权益配置体量,268亿元的缩水额度并不算多。险资对权益市场的投资着眼长期配置,更加关注长期收益,不会因短期市场波动大调投资策略。

    深圳北京将开展跨国公司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3月12日,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消息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决定在深圳、北京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首批试点,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企业集团跨境资金统筹使用。

    官方就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早有“吹风”。去年11月,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曾透露,央行重视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在便利跨境资本流动方面,人民银行与外汇局正在进一步完善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业务方案。方案成熟后,准备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前不久,国家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叶海生也撰文称,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北上资金追捧招商银行 贵州茅台遭连续减持

    银行股本周一如既往受到北上资金的大幅加仓,全周合计净买入42.11亿元,占本周北上资金总净买入额的近2/3,大部分银行股获得增持。受资金持续流入支撑,在春节后大盘连续大幅调整的背景下,银行股仅横盘整理,几乎没跌,而在近日大盘企稳中,又充当反弹先锋,板块指数再度逼近年内最高点。

    本周,有市场传言,招联金融或于2022年冲刺上市,目前正在努力做大业务规模,为上市做准备。招联消费金融回应称,目前对上市计划不便透露。公开资料显示,招联消费金融是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携手创办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受此消息鼓舞,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本周走势均远强于大盘。

    【上海证券报】

    起底中介“专业”套路 经营贷就这样流入了楼市

    一段时间以来,深圳、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接连发布多项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其中,严查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成为重点。

    在银行如火如荼展开自查的情况下,上海证券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仍有贷款中介蠢蠢欲动,宣称可“包装”资质,申请经营贷款,并向记者保证其操作“专业”且“安全”。在贷款中介圈,帮助客户申请经营贷,提供虚假资金证明,已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而这样的操作,恰是助推2020年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一大“黑手”。

    三大交易平台官微被封 “币圈”山雨欲来

    看似巨大的赚钱效应,令投资者趋之若鹜。PurposeInvestments官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北美地区首只比特币ETF资产规模达9.13亿美元,较2月18日交易首日增长453.33%。

    然而,市场交易热情升温之际,3月11日下午,国内三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币安、火币和OKEx的官方微博,疑似受微博官方封禁。截至记者发稿,“三大平台”官方微博仍未恢复正常。

    三大股指强势震荡 碳中和概念成最强主线

    从本周行情来看,即便大盘波动加大,碳中和概念成为了盘面上的持续主线,活跃资金在钢铁、煤炭、环保、电力等多个板块间不断轮动。

    周五,与碳中和相关的多个概念板块再度走强。环保板块盘中发力走高,中材节能、博天环境、绿色动力等多股涨停。除环保板块外,电力板块同样掀涨停潮,华能水电两连板,行业龙头长江电力大涨超5%并创出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为“铲屎官”减负 宠物险背后蕴藏大生意

    “万万没想到,我人生中第一份保险是给我家‘猫主子’买的。”95后小陈近日为自己的宠物猫购买了一份宠物医疗险。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养宠群体”,成为“铲屎官”,宠物保险市场也被进一步激活。

    宠物保险中较常见的险种包括宠物医疗险和宠物责任险等。随着宠物看病贵愈发成为众多“铲屎官”头疼的问题,宠物医疗险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险企和互联网公司布局宠物医疗险。

    两市净流出逾100亿元 主力资金抢筹公用事业股

    3月12日,沪深两市震荡反弹,三大股指集体上涨,上证指数上涨0.47%,深证成指上涨0.22%,创业板指上涨0.37%。数据显示,12日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04.71亿元。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大盘上涨周期尚未结束,中短线已经企稳。

    12日,两市上演震荡反弹行情,但主力资金谨慎情绪有所升温。数据显示,12日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04.71亿元,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的股票达到2610只,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的股票有1576只。板块方面,沪深300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57亿元,中小板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8.69亿元,创业板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3.19亿元。

    美巨额刺激计划火速落地 全球市场何去何从

    近期,受到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等因素影响,美股以及亚洲多地股市一度出现明显回调。业内专家指出,随着美国巨额刺激计划落地,近期全球风险资产或迎来一定空间。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HyomiJie指出,部分主要股指近期回调主要是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使得估值高企的股票承压,这在市场预期之内。鉴于市场此前的上涨,此次回调是一次“良性调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上升的预期。从这一角度来看回调是积极的。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