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每日必读 > 四大证券报头条 > 正文

2月1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证监会半月内3次发声直指退市

2021-02-01 07:34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浩

    【证券日报】

    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证监会半月内3次发声直指退市

    监管再提“退市”。1月28日召开的2021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强调,“统筹抓好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和退市改革方案落地见效,严格退市监管,拓展重整、重组、主动退市等多元退出渠道”。

    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退市改革方案落地见效,一方面,将加快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出清速度,有效改善上市公司良莠不齐的状态,强化投资者价值投资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将促使上市公司不断完善公司治理能力,提升信息披露水平,优化商业模式,加速数字化、科技化转型,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大空头香橼选择弃牌背后:美股市场见顶信号?

    美股“逼空”大战愈演愈烈,蜂拥而至的买家导致做空机构损失惨重。数据分析公司Ortex于1月28日表示,今年以来,做空者总计损失710亿美元,收益168亿美元,净损失超过540亿美元。

    1月28日,故事发生了转折,散户活跃的Reddit论坛中的WallStreetBets(WSB)板块一度瘫痪,随后该板块暂时关闭了数小时。当日晚间,不少投资人发现知名券商罗宾汉(Robinhood)和盈透(InteractiveBrokers)对WSB中提及的热门股票进行交易限制,相关股票重挫。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向“显性”发展 专家建议规范举债融资机制

    1月28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28.81万亿元之内,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0.89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46.55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GDP初步核算数101.6万亿元计算,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负债率)为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政府债务仍处于安全区间,既为有力发挥政府投资效应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又为保持政府债务安全、防范财政金融运行风险提供了坚强保障。随着我国经济走出疫情阴霾实现快速复苏,宏观和微观经济指标日趋改善,一些主要指标已经恢复和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为更多实施宏观财政政策工具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逐步化解政府隐性债提供了必要空间。

    【证券时报】

    实控人持股将被司法拍卖 *ST拉夏控制权或变更

    *ST拉夏(603157)1月31日晚间公告,实际控制人邢加兴所持公司股份将被司法拍卖,股份数量1.4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85%,占邢加兴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数量的99.81%。若本次被拍卖的股份全部或大部分成交,将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据了解,本次邢加兴所持*ST拉夏25.85%股份将被司法拍卖的起因,是邢加兴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合夏未履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产生的公证债权。为此,上海金融法院于2020年11月出具《执行裁定书》,拟拍卖或变卖邢加兴和上海合夏合计持有的1.87亿股*ST拉夏股份及孳息。

    1月权益基金发行火爆 创纪录大卖4500亿

    2021年1月收官,公募基金在发行市场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Wind数据显示,2021年1月新发基金规模超过4900亿元,达到4901.4亿元。这一规模仅次于2020年7月的募资规模5389亿元,为新发基金月度规模历史第二高点。

    权益类基金成为新基金募资“主力军”,募资总规模达到4502.76亿元,占新基金募资规模的90%以上。这一发行数据超过了2015年5月、2020年7月的两大高点,创下权益类基金月度发行规模的历史新高。此外,1月份还出现了百亿基金频发、多只基金“一日售罄”、单只基金创纪录认购2398.58亿元等现象。

    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 提高长期资金权益投资比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要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监管不到位的金融改革举措不能贸然推出,提高各类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例,开展长周期考核。

    《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是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证券报】

    居民购房杠杆率 今年料稳中趋降

    近期,以广州为代表的部分热点地区房贷政策收紧,引发市场热议。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迅速恢复,货币政策回归正常,房贷大概率收紧。此外,2020年底出台的贷款集中度制度对银行影响较大,在基础利率进一步下行概率较低、商业银行惜贷的情况下,居民进一步加杠杆的基础不牢,预计2021年居民购房杠杆率稳中趋降。

    贝壳研究院指出,1月以来,广州、东莞、合肥等多地已经出现银行额度收紧、放款周期延长等房贷收紧政策,部分银行停止接收新的购房贷款单,用停贷的方式解决存量贷款问题,预计该状态将持续较长时间。在此背景下,居民购房杠杆回落是大概率事件。预计2021年居民购房杠杆率稳中趋降。

    一个项目两套方案 博云新材定增预案信披或涉嫌违规

    一份已经通过股东大会决议生效的子公司增资建设项目议案在时隔半年后,改头换面又再次搬到了股东大会现场,并以定增募投项目的形式获得审议通过。这样荒唐的一幕发生在博云新材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业内人士指出,博云新材在不否决之前议案的前提下,采用定增的方式推行同一个项目,或已涉嫌信披违规。

    1月26日,博云新材在长沙召开了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公司定增等多个议案。根据当晚公告,博云新材定增预案获得通过。

    盘活投融资市场 公募REITs开辟新蓝海

    1月2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基础设施REITs相关配套规则,以基础设施REITs业务办法、发售指引和审核关注事项指引构成的“1+2”规则体系,标志着交易所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REITs的推出是金融系统改革推进的必然成果之一。纵观海外REITs市场发展经验,世界各国对REITs市场发展的主要诉求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需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二是需要资本市场平台来实现资产处置与金融风险的疏解。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旨在盘活中国这一全球超大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推出以基础设施作为着眼点具有中国特色的权益型公募REITs试点,是结合当下各方面现状与形势做出的精准政策选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金融创新。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