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券商 > 正文

券商从业人员向“高质高效”转型

2025-08-18 00:04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周尚伃

    作为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证券行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与业务发展适配度直接关系到行业发展质量。

    《证券日报》记者从券商处获悉,为厘清券商从业人员队伍变化情况,分析人员队伍与业务发展的适配程度,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近日对2021年至2024年券商从业人员的整体演变、结构调整及效能变化等展开深度分析。结果显示,券商从业人员队伍已进入存量盘整阶段,行业正从“人海战术”向“高质高效”人才战略转型。

    结构优化显成效

    从总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券商从业人员达33.57万人,较2021年末减少7003人,降幅为2.04%。头部券商表现亮眼,人数最多的公司人员规模逆势扩张至14216人,增幅达11.45%;头部券商人数占行业总人数比例提升至17.56%,这一数据变化清晰反映出行业从业人员向大中型券商集中的态势。

    在人员结构方面,呈现出显著的调整特征。截至2024年末,证券经纪人数量较2021年末缩减2.7万人,降幅高达48.8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顾问增加1.2万人,涨幅17.46%;证券分析师和保荐代表人分别增加2140人和1406人,增幅分别为62.46%和19.02%。这种结构变化表明,行业向财富管理转型的步伐正在加速,同时对研究、投行业务人员的投入不断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人员队伍趋向经验化。2024年,行业36岁以上从业人员占比首次突破50%,较2021年提升10.05个百分点。其中,36岁至45岁群体占比达35.26%,成为行业骨干力量。从业年限分布显示,具备11年至19年工作经验的人员占比29.58%,人员队伍呈现向经验化演进的特点。

    人均营收、人均净利润、人力成本占总营收比例以及每元工资利润率(每元工资利润率=净利润/人力成本)是评价人力效率的主要指标。其中,头部券商在人力效率方面优势明显。四年来,头部券商人力成本占比稳定在32%至38%,较行业均值低10个百分点至15个百分点;人均营收与净利润为行业的2倍至3倍;每元工资利润率维持在86.48%至119.91%,比行业均值高出10个百分点至4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同样的人力投入,头部券商能获得更高的回报率,也使得头部券商与中小券商在人力资源战略上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头部券商主动增员增效,中小券商则被动减员降本。

    回顾行业发展,券商从业人员队伍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存量盘整的过程。2005年到2017年,人员数量每年递增,从6.51万人扩充到34.39万人,随后进入盘整阶段,在32万人至36万人间小幅波动。从2021年至2024年的存量盘整结果来看,人员队伍的构成及专业素质发生了向好变化,行业正从“人海战术”向“高质高效”人才战略转型,一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的积极进展。

    实现人力成本降低

    2021年至2024年,行业积极调整各业务线人员结构,基本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且更加注重业务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动态平衡。

    聚焦主要条线人员变动,经纪业务人员总量从2021年的17.85万人减少至2024年的14.61万人,降幅达18.13%;同时人员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证券经纪人大幅下降,证券投资顾问大幅增加。人员调整带来了积极效果,人均营业收入在连续两年下降后企稳回升,并超越2021年水平达到87.55万元。

    上述数据变化表明行业通过压缩低附加值岗位、强化高价值服务能力,实现了人力成本降低与经营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可以预测,这种结构性缩减还将持续,并推动经纪业务向高附加值领域持续迈进。

    投行方面,2021年至2024年,投行业务人员规模从2.73万人增长10.6%至3.02万人,但人均营收却从258.06万元降至116.79万元,降幅达54.74%。从长期来看,随着注册制改革逐渐深入和并购重组需求释放,投行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投行人员储备过于饱和的现状仍需时间消化,人均营业收入企稳回升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资管业务增员增效成果初现。资管业务人员从2021年的6126人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7073人,人均营收在下滑两年后于2024年止跌回升,这表明随着资管业务人员数量的持续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的回报开始显现。自营业务人员规模则呈现“先扩后收”的态势,人员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权益投资人员下降14.68%,债券投资人员增长25.06%,量化与衍生品投资人员分别微增6.96%和8.23%,反映出人员从权益投资向债券投资转移,同时行业在量化和衍生品等新领域的人才布局不断加强。

    在研究领域,2021年至2024年,研究与机构销售人员扩张47.29%,从5813人增至8562人,其中研究人员增长36.82%至6968人、机构销售团队激增121.39%至1594人,销售人员/研究员配比从1:7.1优化至1:4.4。受费率改革等因素影响,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净收入下降42.7%至144.34亿元,同时,研究人员的大幅增加,也导致研报业务人均营收下滑30.1%至12.33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业务价值并不限于财务表现,如研报的市场影响力、对投资决策的支持度等均可体现价值。未来,随着研报质量和人员素质的提升,研究业务的贡献将进一步显现。

    四维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至2024年,行业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业务转型需要,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调整人力资源战略,从“追数量”向“求质量”转变,专业人才效能和中后台人员队伍进一步加强,一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中证协认为,未来,行业可在四大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其一,加强专业人才能力建设。2024年,头部券商人均营收和人均净利润分别为349.85万元和97.77万元,与同期高盛集团的人均营收839万元和人均净利润226万元相比差距显著。具体到投行业务上,头部券商2024年投行业务人均营收约177万元,不到同期高盛集团投行业务人均营收约810万元的四分之一。头部券商可继续加大人力投入,尤其是加强核心业务专业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

    其二,增加信息技术和国际化人才储备。信息技术和国际化人才在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投行上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这两类人才储备上,头部券商明显不足。头部券商可有序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拓宽国际化人才储备渠道,完善跨境人才培养机制。

    其三,探索特色化、差异化经营之路。2024年行业人均营收134.4万元,仅为头部券商的38%,说明中小券商人均效能较低,在减员过程中并没有实现人员的结构调整。中小券商可结合资源禀赋、区域特色等尽快找到转型突破口,在细分市场加快构建人才队伍优势。

    其四,持续推进职业道德建设。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现象屡禁不止,投行业务违规频发,经纪业务违规占比较高。行业可继续深化从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人员执业能力培训,避免因能力不足引发的违规风险。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