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10月份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我国新质生产力持续培育壮大

2025-11-26 00:1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昱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份,我国新质生产力持续培育壮大,高端制造、创新产业、数实融合三大领域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增值税发票数据印证了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已进入加速期。”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创新产业加快发展。10月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6%,延续两位数较快增长。其中,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行动加快落地,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5%、41.7%和38.4%。

    高端制造持续发力。10月份,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3%,今年以来持续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占制造业比重已近半。其中,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电池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1%、24.4%和27.2%,展现较强发展劲头。

    数实融合不断突破。10月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5%,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6%,反映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持续推进。其中,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3.1%;数字消费拉动作用明显,数字内容与媒体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认为,10月份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税收数据,直观展现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成效。尤其是“人工智能+”行动带动前沿产业持续增长,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且可持续的动力,彰显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与广阔空间。

    “增值税发票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壮大的良好态势。”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更体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

    记者注意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

    比如,应用场景的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很多创新性政策措施,为各方共同参与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重要机遇。

    地方也从多维度提供支持。比如,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创新浙江土地资源要素保障 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10月1日起实施。《通知》针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及其他顺应新趋势的产业创新土地资源要素保障举措。其最大特色是基于新质生产力在功能配比、开发强度、空间形态等方面的需求,围绕土地的混合利用、空间复合利用等创新空间供给机制。

    展望后续,朱华雷认为,各地可以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性改造和升级,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使传统产业也焕发出新活力;还可以根据地方产业优势,推动上下游协同配套,发展“链主+配套”模式,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宋向清建议,地方可以设立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创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和重大产业项目;还可以打造新质生产力示范引领工程,每年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和示范园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