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莲
近日,天津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2019-2020年度调研课题成果的评审结果,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天金所)提交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在金融资产交易领域的应用分析》和《联邦学习实现社会信用数据安全共享模式研究》分别斩获一等奖和优秀奖两项殊荣,在天津金融科技和数字化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两项研究成果均来自于天金所长期以来的数字化实践,根植于“国家战略与公司战略系统共振”的研究创新发展理念,是国内外最新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应用场景的完美结合,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和业务创新意义,获得评审组的高度认可。
“数字化是一个时代,是一个统一标准的时代,每一个场景的落地,都是一个锚点。”天金所总裁丁化美表示,“天金所作为金融市场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将按照金融产品和科技创新‘双引领’战略,持续加码数字化技术投入,持续加码信用领域实践探索,为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作为全国首家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天金所始终坚持以“直接融资信用天下”为使命,在十余年数字化探索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打造数字化信用生态体系,解决了诸多信用领域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成果:
一是利用数字存证技术实现信息批量鉴权存证,解决了信息失真困境;二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联盟共信,有力解决“信息孤岛”困境;三是借助根信息链实现数字信用自证,代替了“他证”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四是利用生物识别技术集成数字信用,实现信用形式升级;五是借助数据挖掘实现信用转换智能匹配,实现信用模式转变;六是深度学习实现信用价值智能评估,实现信用价值变革;七是实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搭建智能风险预警系统,从而实现全面信用数字化革新。
据了解,在新冠疫情期间,天金所利用自主研发的“天空链”等技术手段推出的中立、可信、开放的“公益存证”服务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捐赠金额的接受、物品采购、物品去向等信息真实可信,满足公益捐赠的行为确认、信息展示、可信存证、在线查询等切实需求。“公益存证”服务板块已接受100多家机构和个人、86余万元的主动捐赠存证需求,后续将通过合法途径实现捐赠目的。
天金所过去发展的十年,也是坚守诚信的十年。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天金所将坚守初心,通过数智化手段,筑牢金融资产交易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石,以信用之魂注入数智化场景建设,持续发挥信用在生态体系内的作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