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莲
2025年以来,一场由新消费企业主导的资本狂欢正在港股市场上演。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蜜雪集团”)、老铺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铺黄金”)三家消费企业年内股价大涨,截至5月28日,三家公司总市值合计突破6400亿港元,被市场冠以“港股三朵金花”的称号。
这一现象背后不仅折射出资本市场对新消费赛道的追捧,更揭示了消费模式的变迁。过去,消费市场更倾向于追求大品牌、大规模的标准化产品,如今随着消费者观念的迭代,市场逐渐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趋势。上述三家企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精准定位细分市场,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独特需求,构建了差异化的护城河。
从“港股三朵金花”爆红,可以看到中国新消费崛起的底层逻辑。
首先,新消费供给创新,颠覆行业逻辑。
新消费企业通过供给创造需求,颠覆了传统行业的逻辑。供给创新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产品层面的创新。过去,产品往往千篇一律,满足的是大众最基本的需求。如今,一批新消费企业正以颠覆性的供给创新改写游戏规则,构建包含技术研发、文化赋能、生态协同的创新矩阵。
具体来看,蜜雪集团以极致性价比策略,在茶饮市场中脱颖而出,其2元至8元价格带的产品市占率碾压高价竞品,构建起“低价不低利”的商业模式,体现了“高性价比”与“下沉市场”的完美结合。
其次,新消费需求分层,重塑市场结构。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从“物质满足”转向“情感共鸣”。消费市场的竞争焦点已经从渠道争夺转向如何精准定位细分赛道。
可以看到,消费代际更替加速,Z世代占总消费人群比例提升至47%,其“悦己消费”“社交消费”引领了消费观念变革,更重塑了市场结构。比如,泡泡玛特凭借IP矩阵,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和收藏新宠,其新品和爆款不断,揭示了当下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变化: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的情绪价值和体验经济,愿意为兴趣爱好和独特体验买单。
最后,新消费模式多元化倒逼供应链大变革。
不管是买一杯现制柠檬茶,还是抽一个限量版盲盒,这些看似简单的新消费体验背后,是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效率变革。新消费模式的多元化正在改写供应链逻辑。当蜜雪集团用自建冷链物流将单杯成本压至3元时,传统茶饮品牌的“价格战”已失去意义。当果园数据直通奶茶店冰箱,传统供应链链条已进化为实时响应的价值网络,这场变革的终极目标是构建“消费者—企业—供应商”的价值共生体。
总之,“港股三朵金花”被追捧,本质上是中国消费市场结构性变革的缩影。从“物质消费”到“情绪消费”,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新”,新消费企业正以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更灵活的商业模式,重塑全球资本对中国消费市场的认知。在资本狂欢背后,唯有那些真正具备持续创新力、品牌护城河与全球化视野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变革中行稳致远,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