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多地持续加力“两新”政策激发消费活力

2025-05-13 01:15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萌

    5月12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加力“两新”政策,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扩大补贴范围等,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活力。比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各地市结合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探索“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对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进行补贴;继续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湖南发布2025年“两新”实施方案。在之前品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扩围拓品、提标降槛等五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截至5月6日,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共有458万多笔申领补贴,累计申领金额39.47亿元,带动销售金额超过306亿元,消费品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

    陕西西安日前推出“国补贷”专项金融产品,帮助国补商户简单、高效、低成本获得高额度信贷资金,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以旧换新活动更好开展。

    此外,还有多地推出各类主题活动,优惠促销与国补叠加,扩大以旧换新政策的影响力。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少好的经验。首先,有的地方扩大以旧换新品类,既顺应了消费升级趋势,又倒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第二,有的地方通过财政与金融联动模式,纾解企业垫资压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第三,多地将促销活动与国补叠加,通过降低消费门槛提升消费意愿,持续扩大大宗消费。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两新”政策有效促进了消费回升,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9%、21.7%、19.3%、18.1%。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及时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的到位将进一步拉动相关品类的消费需求,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延续一季度的回升态势。

    谈及如何持续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能,让消费者更快更好享受政策红利,朱克力表示,一方面,各地需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利用政务平台等实现资格自动比对、资金即时到账等;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将硬件销售与延保、回收服务等相结合。同时,监管层面要重点打击旧品回收环节的灰色产业链,建立透明定价机制和环保标准,防止政策红利被二手商截留。

    明明认为,当前“两新”政策已在多个领域显现出积极成效,进一步释放政策效能关键在于增强居民收入预期、优化消费信贷支持、稳定消费信心,逐步建立起内生性的消费增长机制。同时,应更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在产品更新、回收体系和金融支持中形成自发动力,增强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传导效率。此外,政策实施也应进一步注重结构优化与精细化引导,将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至中低收入群体、三四线市场和绿色智能等重点领域。通过强化政策协调性和市场机制联动,推动消费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