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乔宇)5月19日,2025(第三届)两岸碳中和大会在福州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为“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的重点活动之一,由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中国台湾财团法人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共同主办,清华校友总会碳中和专委会(筹)、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承办。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下的两岸机遇与合作”为主题,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行业精英200余人与会,聚焦两岸碳中和领域政策协同、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热门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副主任李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时杰,财团法人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副董事长高思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发来书面致辞。刘振民在书面致辞中强调,全球能源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中国是全球气候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希望两岸能以本次大会为起点,共同携手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更多中国方案与两岸智慧。
郭宁宁表示,两岸碳中和大会的举办,为海峡两岸携手推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福州持续锚定“双碳”目标,扎实推进能源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创新绿色金融,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零碳园区、零碳城市,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希望大家聚焦技术向新、产业向绿、生态向美,积极建言献策,给予更多指导支持,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期待两岸企业家更多投资、深耕福建福州,携手推进绿色低碳创新,共促两岸融合发展。
顾秉林提到,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逐步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指标,更是对全球产业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两岸在碳中和赛道上并肩前行、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更是提升两岸产业竞争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的关键举措。希望两岸嘉宾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互信,不断拓展两岸碳中和领域的合作维度,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全球碳中和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辉表示,两岸优势互补,绿色合作前景广阔,这些合作不仅能推动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更能深化两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共识,彰显两岸同胞共谋福祉的初心。让我们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使命,通过政策支持、产业合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保和社会参与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持续推动两岸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相信广大台湾同胞定能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深度参与、共创辉煌。
程时杰认为,能源系统是碳中和的主战场,而电力是碳中和转型的主力军,希望福建依托产业优势打造科技创新的高地,以先进的装备制造、智慧能源运营、AI赋能的电力交易技术,为两岸发展乃至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
高思博表示,本会已逐渐成为两岸关于碳中和议题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活动。我们应该共同维护这样的交流平台,为两岸企业家与学者专家保留可自由交流的管道,二十一世纪基金也会持续为两岸交流尽心努力。
在闭幕式上,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强教授,为大会承办单位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颁发了由专业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碳中和认证证书,祝贺其成为“零碳协会”。会议期间,大会组委会还发布了“两岸企业碳中和绿色行动福州倡议”,呼吁两岸企业践行绿色承诺,守护绿水青山,为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 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