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地产频道 > 行业动态 > 正文

山东菏泽取消限售 地产股闻风大涨 扛起楼市松绑的大旗?

2018-12-19 17:01  来源:百家号

12月18日晚间,山东省菏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推进全市棚户区改造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菏建〔2018〕7号),通知第六条明确规定:取消新购住房限制转让措施。

而此举距离加强楼市调控政策仅仅过去1年。

2017年11月6日,《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菏政办发〔2017〕42号),其中第14条指出:对主城区和住房成交量高、房价稳控压力大的县区实行新购住房限制转让措施,即所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取得产权证书至少满2年后方可上市交易,非本地居民购房限制转让时间不少于3年。

山东菏泽市放松限售调控的政策一出,A股里的地产股闻风而动,集体普涨。截止发稿前,鲁商置业以及荣安地产猛拉涨停,银亿股份与卧龙地产均大涨超过5%,龙头华夏幸福上涨超2%。

(来源:富途证券)

菏泽取消限购政策引发了热议,被市场解读为2018年调控放松第一枪。不过,据证券时报,该政策的菏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是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的政策,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山东省住建厅也关注到这一情况。当前,局里领导正在开会研究,稍后或有统一回复。

为何匆匆取消限售?

今年下半年以来,不管是接连举办的两次政治局会议,还是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均未提及房地产,也表明管理层对于楼市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亦不再加码调控,但也不代表着要放松“房住不炒”的基本调控精神。

根据住建部因城施策来调控,是可以放松限购限贷,这都没毛病,但急匆匆取消限售,完全违背了“房住不炒”的精神。

据房天下网站显示,菏泽市2016年二手房平均单价为4588元/㎡,到2017年上涨至5733/㎡,到目前已经飙升至6441元/㎡。这样看来,菏泽整体房价不高,但仅2年时间就已上涨50%。

具体到楼盘报价来看,12月楼盘整体基本面还是以稳定为主,有8个楼盘报价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报价上涨的楼盘5个,比如中达御园项目在万达广场开业之后,售价直接上调至10000元/㎡。报价明确下降的楼盘有3个。该市楼盘有涨又跌,房价也没有完全触顶回调,也完全还没有达到政府非救不可的地步。

为什么如此着急取消限售?

菏泽是全国棚改第一大市,其棚改规模冠绝全国,曾被当地人戏称为“中国拆迁第一大市”。 仅2017年,就改造了18.2万户,占山东全省的1/4,涉及接近70万人,相当于直接拆掉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而2018年到2020年还有25万套改造任务,涉及100万人。这是人为的在创造需求,棚改还在继续。

正是在棚改大跃进之下,菏泽房价一路飙升,卖地收入同样飙涨。仅2018年上半年,菏泽土地出让收入就达到了17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直接翻倍。一个在山东省内经济垫底的地级市,挤进了全国卖地收入30强,土地收入一度超过合肥、南昌、南宁等省会城市。

(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而2017年,菏泽的土地收入也高达近220亿元,而2016年还不到20亿,2015年更是只有10亿。所以事情很明显了,如果你的收入突然翻了10倍,但别人却让你克制,不让你拿这个钱,想必心里一定是百爪挠心的,所以找个机会就想冲破这个牢笼。谁也不想再回到过去贫困的老路上去。

有什么影响?

菏泽市取消销售的政策能否成功,还得看中央住建部的表态。这就像今年5月兰州取消部分地区的限购政策,也被媒体炒作一番,不过在多方表态的高压下,就这么过去了,也没有激起什么浪花,也没有其他二线省会城市跟随。

菏泽GDP排在山东省的倒数,也代表了全国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地级市的市场。从11月份《全国百城库存报告》可以看出,全国三四线城市住宅库存在连续38个月同比下跌之后,目前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现象。其含义是,三四线城市过去库存消化速度是比较快的,而现在因为包括棚改政策调整、市场需求透支等因素影响,实际上库存基本面在发生变化。从去库存周期也可以看出,近期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周期开始从底部反弹了。

但菏泽代表不了一二线城市,如果菏泽的限售顺利放松,没有遭遇叫停,在当前市场基本面下,预计模仿的城市会增加。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居严跃进认为,菏泽此次出台取消限售政策,信号意义极强。其意义和2014年南宁北部湾取消限购的意义类似,都是楼市政策从紧到宽松的重要变化。此类政策看似在某个文件中“不经意”地提及了一句,但往往会被认为当前很多城市试图放松的第一枪。菏泽不被叫停,预计此类城市的政策会造成很强的示范效应,在因城施策的政策框架下,预计后续类似政策放松的城市还会继续增多,尤其是会从限售政策进行松绑。

而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认为,从全国看,严格落地之前的调控政策,整体市场已经出现平稳表现,部分城市房价开始明显调整。市场涨幅明显放缓,是约束性政策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楼市告别“高烧”,房地产调控再收紧加码的市场基础不存在。“本次调控的‘政策底’可能已经出现了。”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