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含科量”增强 港股第18C章企业队伍持续壮大

2025-11-03 23:24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毛艺融

    港股IPO科技含量愈发增强。截至11月3日,年内已有2家企业依据港交所特专科技公司第18C章规则成功上市,分别为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迹科技”)、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普科技”)。

    11月3日结束招股的文远知行将于11月6日按第18C章规则正式回归港股上市。

    据Livereport统计,目前已按照第18C章递表但还没挂牌上市的企业有16家,来自工业机器人、AI医疗等细分领域。

    港股上市制度改革加快

    近年来,港交所通过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为科创企业提供了更有包容性的上市机制。

    2023年3月31日,港交所在《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C章节,用于支持尚未盈利或未达主板收益要求的特专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2024年9月份,港交所下调第18C章上市的最低市值门槛,其中,已商业化公司由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未商业化公司由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

    为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政策支持力度再次加码。2025年5月份,港交所优化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规则,正式推出“科企专线”,这是一项针对特专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的专属上市支持机制,旨在通过制度创新和服务优化,吸引更多科技企业赴港上市。其中,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是在“科企专线”推出之后首次披露IPO申请材料;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希迪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首次递表,随后在2025年“科企专线”推出之后二次递表。

    根据港交所公布的《上市规则》第18C章的指引,“特专科技”共包括五大领域、20个行业。五大领域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及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

    “香港还在加快创新和技术转型,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学、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目标是帮助新兴行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和繁荣。”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1月3日在“香港金融科技周×StartmeupHK创业节2025”上表示。

    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尽管年内按照第18C章上市的企业未实现盈利,但研发投入占营运开支比例较高。例如,云迹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为5740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2.45亿元的23.4%,显著高于一般制造业及消费企业水平,且处于港交所第18C章对“高研发投入”规定的合理区间内。滴普科技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3.5%,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4%,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位。

    根据第18C章上市规则,申请人上市前需最少从事三年特专科技产品的研发,针对已商业化公司,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研发开支占比不低于15%,未商业化公司则根据收入规模设定不同比例。

    “由于企业投入及研发周期较长等原因,特专科技公司普遍存在着商业化程度不高、短期内无法盈利等情况,第18C章及其后续的修改旨在放宽对特专科技公司的上市条件,以满足产品或服务商业化尚处于早期但具有明确商业化场景和发展潜力的特专科技公司的上市融资需求。”锦天城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楼永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已上市及已递表企业来看,机器人服务智能体、AI大模型应用成为第18C章企业的两大核心赛道。例如,云迹科技、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斯坦德机器人、上海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均聚焦服务机器人在酒店、医疗、物流场景的AI赋能,形成产业集群;滴普科技、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文远知行等以底层AI算法与数据处理能力为核心,构建企业级AI解决方案。

    “机器人产业链面临高研发、高投入、长周期的商业化路径,部分企业尚未实现盈利,港股对盈利要求相对宽松,使其具备较早登陆资本市场的可行性。”头豹研究院院长李政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企业战略来看,选择赴港上市的机器人企业普遍具有国际化特征,在港上市后不仅能借助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对接全球产业链资源,吸引海外战略合作伙伴,还能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全球化经营奠定良好基础。

    金杜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与基金部合伙人胡静表示:“企业在准备上市文件过程中,需充分证明其研发投入的合理性以及技术、产品的先进性等核心问题,建议企业在上市前需提前做好知识产权布局及保护,提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亦需着力保证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性,以确保企业持续的独立研发能力。相信随着第18C章上市规则的不断落地和优化,香港资本市场将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