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贾丽)百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望股份”)近日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公司在上半年实现营收3.476亿元,同比增长23.5%;毛利1.62亿元,大幅增长46.8%;毛利率提升至46.6%,较去年同期上升7.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实现净利润36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净亏损4.458亿元,实现历史性扭亏为盈。其中AI业务实现规模化营收6068万元,验证数据智能战略获得成功。
AI业务成新增长极
2025年上半年,百望股份首次将AI业务作为独立板块披露业绩。其人工智能业务实现收入6086万元,占总收入的17.5%,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线。其中,“金盾”交易管理智能体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显示其商业化落地能力得到市场验证。
与此同时,传统核心业务仍保持稳健增长。其中,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16.3%;本地部署解决方案收入8166万元,同比增长93.1%;数据驱动的分析服务收入9238万元,虽同比下降35.6%,但公司表示是主动收缩低毛利业务所致,整体毛利结构反而优化。
另外,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总开支下降16.2%,其中研发开支同比减少33.5%,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减少及AI驱动的研发管理体系上线,软件开发效率提升约12%。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首次投入1260万元用于Data+AI研发,占研发总投入的18.4%,显示其战略重心已明确转向AI与数据智能。
业内人士认为,销售与分销开支也大幅下降38.6%,反映出公司在渠道优化和精细化运营方面成效显著。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服务的纳税人识别号数量突破9070万家,累计处理发票量达230.5亿张,对应交易总额高达1055.1万亿元。云化解决方案用户数稳步增长至2850万,本地部署客户数也提升至2825家。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数据不仅是业务规模的体现,更是百望股份构建“数据智能基座”的核心壁垒,为其AI模型训练和行业智能体开发提供了丰富燃料。
多行业落地开花
百望股份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三大智能体产品,包括“金盾”交易管理智能体:聚焦财税合规与交易风控等。这些智能体已在国际航运、电动车制造、金融服务、商业地产等多个行业实现落地,与龙头企业共建“数据智能共同体”。
同时,依托自主研发的Tax Swift Agent平台,百望股份已实现对超100国家语言、超200票据类型和3万条国际财税规则的兼容,向东南亚、中东、非洲及南美等新兴区域拓展。
百望股份董事长陈杰表示:“未来属于那些能把智能‘做实’、价值‘做深’的企业。”CEO付英波则强调,数据智能战略的核心,是将AI能力嵌入财税、交易、经营等核心业务流程,实现从数据资产到智能决策的全链条优化。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AI业务的规模化落地、数据资源的持续积累以及全球化布局的深入推进,百望股份正在从一家传统的财税数字化服务商,转型为以“AI智能体+数据智能基座”双轮驱动的科技平台。其上市首年即实现盈利逆转,也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AI正在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并有望重塑其估值逻辑。
(编辑 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