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立良
12月21日,2021年山东省国际贸易和投资顾问会议在济南召开。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作为山东省国际贸易和投资顾问远程参与会议,并就政府治理体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等问题提交题为“以高水平开放促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稿。
陶匡淳提出,在“区位”与“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山东的经济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谋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具体是以服务产业发展、增强企业获得感为根本出发点,推动营商环境建设由追求“数字”向追求“内涵”转变,实现营商环境由追求“减时间”“减环节”“减费用”向追求以制度创新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变,切实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构筑我国沿海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开放新高地。未来,山东应该借着当下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着力在产研结合、贸易规则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一步革故鼎新。
其次,山东应该把握经济转型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富民强省的关键支撑。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是中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全省共有82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当前,山东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积极推进科技、业态、模式、制度、管理等多方位创新,把制造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和突破口,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科技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如现代海洋、航运物流、先进制造等。提升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提高服务对外贸易的金融承载能力。
第三,山东应全面推进开放载体和平台建设,打造畅通“双循环”节点性平台。山东开放载体和平台资源丰富,拥有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青烟3个自贸试验片区,15个国家级经开区、13个国家级高新区、13个综合保税区等一批承载产业开放创新发展载体,拥有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3个过4亿吨的港口,为开放发展提供了强力的载体支撑。
陶匡淳建议,在国家对外开放载体不断扩区的背景下,山东需积极研究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方案,或协同创新区建设方案,形成全域自贸,着力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打造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此外,充分发挥各类开放载体和平台在内外贸一体化战略中的链接作用,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区内重大项目引进、重要功能平台打造以及重大创新试点,全面提升区域开放发展辐射能级,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编辑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