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乔宇
“科技不仅在改变着教育的现在,更在塑造着教育的未来。”日前,竞业达方面相关负责人在公司战略说明会上公开表示。
2021年4月全国高教处长会议,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发布《夯实教学“新基建”托起培养高质量》主题报告,指出:高等教育高质量的根本与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课程、教材和技术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基建”。报告明确:将智慧教室、教学平台、环境建设作为提高技术水平的抓手,促进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如今,竞业达正在积极响应新的需求,助力国家教育新基建,以教学大数据为中心,基于竞业达已积累的流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智能硬件等核心技术,完善大数据采集、汇聚、挖掘、智能应用的全业务链条产品,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评价改进,建立定制化的、专业化的大数据数学模型,为客户提供教学管评考全流程的产品及服务。
据竞业达方面表示,通过智慧教室的智能硬件、数据中台、应用平台,对大数据采集汇聚挖掘,教学管评考全业务流程能够得到赋能,通过大数据挖掘,课程质量、专业水平、教学质量、学习效率、评价效果以及管理水平能够得到不断提升。
这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空间。据竞业达方面展示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14亿元,比上年增长5.65%。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891亿元,比上年增长7.10%。连续第九年保持在4%以上。
“教育信息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据竞业达方面表示,“教育信息化无论在微观层面为学生答疑解惑,还是从宏观层面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资金投入也逐年提升。其中,智慧教室的建设和基于教学大数据应用,是各高校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全国高校数量3000多所,目前智慧教室的投资每间在50万元左右,近一年来每所高校规划的智慧教室投资普遍在上千万元到数千万元甚至更多,未来智慧教室总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数千亿元。”据竞业达方面表示。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长江学者黄荣怀教授,对智慧教育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权威解读,也认可了数千亿元的市场空间。
智慧教育的市场空间也得到了券商机构的认可。据国海证券方面披露的竞业达研报表示:“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推进以及国家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再加上此次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催化,‘互联网+教育’的需求激增,与此同时,作为人才培养新基建以及教学评估的标准之一,智慧教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行业发展机遇,国海证券测算到2025年,高校智慧教室的市场空间高达1803亿元。”。
在此次战略说明会上,竞业达方面同时表示,将推动智慧轨道业务场景融合,通过视频监控、图像识别、视频分析等新技术进行新一代AI重构,逐渐实现开站+车站巡视期间多个场景的业务无人化。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