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僖
11月2日晚,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剑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九号(珠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成品立体库建设合同,合同金额为1.38亿元(含税),预计将对公司2026年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兰剑智能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斩获大额订单,离不开公司在智慧物流装备领域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在近日举办的CeMAT ASIA 2025亚洲物流展(以下简称“亚洲物流展”)上,兰剑智能所展示的“三位一体”全流程智慧物流系统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便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着力布局智慧物流
在亚洲物流展上,近400平方米的展区内,兰剑智能实景演示了覆盖“托盘级、料箱级、单品级”全品类物料的智慧物流系统。其中,料箱物流机器人如“蜘蛛”一般在货架“丛林”中灵活穿梭,前沿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对物流件进行精准拆零拣选,生动展现了该公司在高柔性、高密度和绿色化仓储物流方面的技术实力。
兰剑智能高级副总裁沈长鹏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推出的“蜘蛛侠”料箱穿梭机器人系统、托盘四向车密集系统等解决方案采用“上存下拣”模式,“蜘蛛侠”料箱穿梭机器人将提升机集成于车体,托盘四向车密集库则将提升机内嵌于货架,显著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和部署效率,特别适合老旧厂房及不规则空间的改造需求。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兰剑智能将具身智能机器人深度融入物流拣选环节。从精准执行拆零拣选的轮式双臂机器人,到展示复杂作业潜力的双足人形机器人,一系列实景演示拓展了智慧仓储的未来想象空间。
今年8月底,兰剑智能与山东大学共同成立“物流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推进具身智能在物流细分场景中的研发与产业化落地。沈长鹏透露,他们推进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工业应用的场景有望在2026年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兰剑智能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是“顺应行业趋势、提升竞争力的明智之举”,其在提升分拣效率、降低长期人力成本方面具备显著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本的逐步降低,具身智能机器人有望在更多物流场景中得到普及,成为智慧物流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东兴证券最新研报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有望实现从“预设逻辑”到“自主决策”、从“单体智能”到“群体智能”的根本转变。AI技术普及将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兰剑智能有望凭借其技术迭代速度与规模化落地能力扩大市场份额。
业绩稳健增长
在技术持续突破的同时,兰剑智能的业绩也实现稳健增长。兰剑智能2025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31亿元,同比增长35.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74.97万元,同比增长47.54%。
为把握市场机遇,兰剑智能正积极扩充产能。该公司位于山东省临邑县的“机器人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作为300亩“超级未来工厂”的第四期工程,该项目将聚焦于智能物流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生产制造,为后续规模增长提供支撑。
沈长鹏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智能物流已从“可选项”转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特别是在新能源、跨境电商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传统制造业也加速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市场对柔性化、低碳化智能仓储系统的需求正在急剧释放。”
袁帅表示,“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正推动物流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深度转型。“具备强大技术研发能力与数据积累的企业将脱颖而出,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也有望在中国制造‘出海’浪潮中赢得更广阔空间。”
对于兰剑智能而言,海外市场已成为推动其业绩快速成长的重要助力。今年上半年,兰剑智能海外收入达5628.13万元,同比激增164.1%。
今年7月份,兰剑智能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SGS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SGS将全力协助公司完成其智能物流机器人,从关键元器件、单机产品到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的欧盟、北美、澳大利亚等国际主流市场的强制性认证,进一步提升产品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也有望加速公司全球业务布局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