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宇薇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28日(披露时间),A股共有396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覆盖35个Wind二级行业。
上述3969家公司中,有1624家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占比超四成。在35个Wind二级行业里,有17个行业营业总成本同比收缩,占比近五成。其中,煤炭、钢铁、日常消费零售等行业营业总成本同比降幅居前。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公司采取的“降本增效”举措。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降本增效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命题。一方面能直接提升利润空间,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升级与流程再造,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降本增效可帮助企业在价格竞争中构筑护城河,扩大市场份额,更能释放资金用于创新投入,为长期增长蓄能。”
分行业来看,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仍面临国内供需分化、原燃料价格波动等挑战,但无论是头部企业的盈利改善,还是行业整体的成本下降覆盖面,均凸显出精准的成本管控能力。在已披露半年报的38家钢企中,有30家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
以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股份”)为例,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3.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39.99%。包钢股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原燃料采购结构、降低各工序加工成本、提升关键经济技术指标等一系列举措,公司上半年累计实现降本8.22亿元,为盈利增长筑牢了根基。
煤炭行业也以“降本增效”应对行业周期。今年上半年,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宽松,煤价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受此影响,多家煤企利润出现下滑。但企业并未被动承压,而是通过在生产、采购、运输及综合管理等多环节推进降本增效,有效缓解了经营压力。在已披露半年报的29家煤企中,24家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
例如,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到,公司通过逐步完善的循环经济模式使公司传统业务产品的成本显著降低。
不过,与上述行业积极实施“降本增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已披露半年报的129家半导体公司中,有106家上半年营业总成本同比上升。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半导体行业具有显著的‘高研发投入驱动’特性,尤其在关键技术突破阶段,研发投入强度会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先进制程的攻坚、核心设备的自主研发,还是新材料的试验验证,都需要持续注入巨额资金以支撑技术迭代与工艺优化,这直接导致半导体企业在突破期的成本呈现阶段性上升态势,与行业追求规模效应降本的常规逻辑形成差异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