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文婧)8月27日晚间,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目药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7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4.7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后净利润590.33万元。这也是天目药业在延续2024年度扭亏为盈、经营复苏的基础上,进一步焕发新的发展活力。
数据显示,收入大幅提升和成本费用的优化是天目药业业绩改善的主要因素。上半年,天目药业营业成本为5995.11万元,同比增加37.95%,远低于营业收入增幅,使得毛利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72%,财务费用下降24.56%,表明公司内部管理和财务结构正在逐步优化。此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由负值转正至17.82%,反映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回升。
资产负债表方面,在负债端,天目药业6月末应付账款同比下降15.76%,应交税费减少72.26%,在偿债和税务支付上的压力得到缓解。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263.17万元,较年初增长19.56%,资本实力有所增强。在现金流方面,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087.21万元,同比亏损大幅收窄约60%,经营现金流状况逐步改善。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顶层设计。
在业务发展层面,天目药业坚持聚焦中成药、原料药、中药饮片及大健康产业,实施“精品中药”战略,积极推动沉睡品种的复产和市场化。报告期内,公司获得25个品种的再注册批准文号,并加快推进黄山天目的产能提升和技术改造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已于5月完成封顶,预计2026年底投产,将为后续增长提供新的产能支撑。
药品流通上,天目药业通过设立具备GSP资质的销售平台嘉合医药,启动自建营销网络,配合“招商+代理”模式推进全国布局。通过控股子公司继续深耕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业务,三慎泰宝丰备货超过1000种道地饮片,并拓展至华东、华南市场。保健品板块则借力大型营销活动和电商渠道扩展,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2025年5月,天目药业正式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在经历多年困扰后重回正轨。随着主营业务恢复增长,管理优化落地,资本实力改善,显示出较强的经营修复能力。随着产能扩建和产品复产逐步兑现,公司盈利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天目药业将继续强化产品梯队建设,挖掘优势品种潜力,并加快在大健康产业的渠道拓展。借助青岛国资股东的资源,公司在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升级中的战略转型有望进一步深化,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