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如是
8月24日晚间,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锡业股份”)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0.93亿元,同比增长12.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62亿元,同比增长32.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3.03亿元,同比增长30.55%。
对于业绩的驱动因素,公告显示,上半年,面对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锡业股份紧盯市场变化,抢抓市场机遇,积极拓展原料渠道,确保生产稳定创效,发挥矿山、冶炼产业协同效应,强化生产全流程管控,充分释放有价金属效能,提升冶炼生产综合效益,上半年生产经营形势持续稳中向好,圆满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任务。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全球锡矿资源供给趋紧的情况下,锡业股份凭借领先的资源禀赋及冶炼技术优势,在有色金属行业中构筑护城河,展现出抗周期属性。”
夯实资源保障能力
锡业股份为全球锡产品重要的生产商及供应商,自2005年以来锡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半年报显示,锡业股份具有较强的产业链优势及锡行业影响力。根据公司自身产销量和行业组织公布的相关数据测算,2024年公司锡金属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7.98%,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5.03%。
目前,锡业股份锡保有资源储量达62.62万吨,铟资源保有资源储量达4821吨,锡、铟资源储量均居全球第一。
上海钢联稀贵金属事业部锡分析师郭砺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缅甸佤邦7月份召开矿业会议后,尽管部分运营商已开始办理采矿许可证,但受人员设备调配影响,三季度前期锡矿供应紧张局面难以显著缓解,锡矿短缺仍将为锡价提供底部支撑,资源龙头优势显现。”
2024年,锡业股份锡精矿、铜精矿、锌精矿自给率分别为30.21%、15.91%、72.72%;今年上半年,公司原料自给率还在持续提升。
对此,锡业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大力推进原料采购‘双渠道’战略,在稳住精矿采购渠道的同时,不断拓展二次原料采购渠道。同时,公司高效组织矿山生产,优化采场布局,强化选厂抛废流程,积极克服出矿量及出矿品位的挑战,矿山基础进一步夯实。有价金属回收效能也进一步释放,冶炼生产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有效对冲加工费下行的挑战。”
聚焦创新“锻造”技术优势
除资源禀赋优势外,锡业股份在采矿、选矿、尾矿综合利用以及冶炼、金属综合回收等方面具有较强技术优势。
半年报显示,锡业股份形成了以富氧熔炼、富氧烟化、烟气余热发电、低浓度二氧化硫利用为核心,高效、节能、清洁的云锡熔炼技术;创建了以机械连续结晶机、真空炉及双金属电解为核心的整套精炼技术。
其中,上半年,锡业股份申报的含锡物料熔炼系统发明专利获得美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锡业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专利技术从干粉喷枪到稳压系统,每一个核心装置都是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实现了技术产业化。例如:公司自产烟尘密闭循环返炉熔炼,顶吹炉工艺优化后,实现25吨/小时连续稳定喷吹,烟尘率下降2.5%,综合处理含锡物料煤耗下降3.5%,每年节约煤量近2000吨,年创效3000余万元。”
同时,锡业股份坚持以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新型5G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持续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推动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
(编辑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