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6.68亿元加码数字化口腔赛道 爱迪特打造“研发-中试-量产-循环”闭环生态

2025-08-03 19:16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张晓玉

    在老龄化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全球口腔医疗市场正以8.6%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在此背景下,爱迪特(秦皇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迪特”)宣布投资6.68亿元建设牙科产业园。8月2日,该产业园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园区选址地举行。

    爱迪特董事长李洪文出席仪式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产业园建成将大幅提升公司口腔医疗器械的产能,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此次扩产不仅是响应全球市场需求的战略举措,更是践行公司使命的重要一步。

    双拐点下的战略抉择

    从市场红利到技术突围

    全球口腔医疗器械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增量+升级”双重机遇。据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数据,受惠于老龄化进程加速,预计2020年—2025年全球口腔医疗市场将以8.6%的复合增速增长;伴随齿科美容需求的不断上升、民营口腔诊所的日益普及和口腔技术的进步,预计2025年—2030年全球口腔医疗市场将以5.2%的复合增速增长,至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约7097亿美元。

    在行业升级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将重塑诊疗流程,影像设备、3D打印、AI设计软件等正把传统“经验驱动”的流程升级为“数据驱动”。李洪文认为,视觉技术深度整合到口腔医疗器械产品中,实现医患沟通、术前规划,降低患者焦虑并提高成交率。未来在种植牙、隐形正畸、高值耗材等细分领域将呈现技术爆发、数字化闭环、细分需求分层趋势。

    “这不是简单的产能扩张,而是对行业变革的提前布局。”李洪文对记者表示,行业规则变化使需求曲线整体右移,数字化、低碳、国产替代、柔性制造给公司带来扩产机会,公司有信心完成核心技术自主化、打通数据标准并建立云端生态,在千亿元增量市场中占据制高点,该园区也将作为承载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载体。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道:“行业正经历两个范式转换——诊疗流程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竞争要素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生态协同。爱迪特此时扩产,实质是在争夺行业标准制定权。不过,如何平衡快速扩张与精益管理,仍是摆在企业管理层面前的重要课题。”

    秦皇岛开发区的区位优势成为战略落地的关键支撑。“1小时进京、2小时抵津的时空优势,让我们既能吸纳京津的高端研发人才,又能依托环渤海港口群降低物流成本。”李洪文说道,公司把产业链搬进来的同时,更要把人才留下来、把市场接进来、把风险隔出去。为口腔数字化产业的研发、生产与市场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技术闭环构建护城河

    打造“研发-中试-量产-循环”体系

    据介绍,爱迪特口腔智慧产业园区占地107.7亩,建筑面积达到8.22万平方米,牙科产业园将涵盖口腔CAD/CAM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数字化口腔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及研发中试基地项目,未来园区将建成“研发-中试-量产-循环”的完整闭环体系。其中,中试基地的建设尤为引人注目。

    李洪文表示,研发中试基地建设目标是让公司未来创新具备可复制、可放大、可盈利的商业确定性。从技术维度实现把0-1升级为1→100的放大验证,未来公司的中试基地提供中间尺度,用真实设备验证放大系数,并把关键工艺窗口固化,形成标准作业SOP,避免产业化后反复调试导致损失,提前测试生产设备,降低后期改造成本。公司也考虑建设共享中试平台,吸引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入驻,形成“研发-中试-量产”垂直生态。把技术领先转化为供应链领先、成本领先和法规领先。

    另外,公司根据市场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计划加大各产品线的产能,通过引进MES/WMS/UDI等系统,把人机料法环数据全部在线化,解决可追溯与合规。实现小批量多品种快速换型,公司也将考虑引入数字孪生和AI预测模型,实时优化工艺参数与设备维护策略,将公司用数据替代经验、用系统替代人力、用透明替代风险,把医疗器械从合规成本变为竞争红利。入驻新园区后,公司的产品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覆盖更多的客户群体,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高整体的盈利水平,将使公司在生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上再上新台阶。

    据悉,爱迪特该项目总投资为6.68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年。在项目期内将完成所用厂房的建设,办公及配套设施建设及完善人员配置等。第一期建设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达成主体结构封顶,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首批生产线设备安装以及调试。

    值得注意的是,爱迪特规划的新园区将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年度发电量将达到310wKw/h,每年直接节省电费173.6万元。此外,公司将在新园区部署智能立库、物流自动化与WMS(仓库管理系统),实现把空间变立体、把流程变自动、把数据变智能。立体空间利用率最高达91%,自动化存取货物;通过柔性分拣、跨设备协同实现无人搬运设备和智能路径规划提升效率,降低物流环节的能耗与排放;WMS则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库存动态优化,把仓库变成“数据大脑”,库存实时可视、智能补货、多系统对接、移动端管理。

    李洪文称,公司将在园内同时建设联合实验室、用户共创中心、国际化培训中心,形成一套“从0到1、从1到N、从N到全球”的完整体系。联合实验室把教授、博士、国家级课题直接搬到园区,公司可在区内完成技术扫描、原型验证,第一时间锁定下一代技术路线。用户共创中心让口腔从业者与研发人员在一起把临床痛点直接翻译成产品定义,通过临床需求驱动的创新路径,缩短产品概念和设计周期30%左右。国际化培训中心将与欧美日韩等关键市场共建课程与认证体系。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