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宝琛
12月9日至10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3(第二十一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致敬长期主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表示,企业确确实实需要主义,这是原则和立场。
“做企业40多年来我们到底秉持了哪些主义?归纳成四大主义。”宋志平说。
第一个是务实主义。做企业是务实的,不是虚头巴脑的,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有侥幸心理。
“做企业(制造业企业)其实就是几件事。”宋志平说,一是把产品做出来,第二能量产,第三能够提高质量,第四把成本降下去,第五把产品卖出去。这五件事每件事都需要务实。
第二个是专业主义。做企业要专业化,专业到“天花板”后可以做相关多元。所谓相关多元,就是在技术上、产业链上、市场上有相关性。
“做企业要聚焦,横向来讲业务一般不超过三个,纵向来讲在产业链上也不要超过三个。”宋志平说,“我不大赞成全产业链做企业,还是要符合专业化的分工,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
第三个是长期主义。做企业不是百米冲刺,是一个马拉松式的长跑,是久久为功的事业。同时,做企业家也要坚持长期主义。
另外,要奉行长期主义还要做好传承。能不能把传承做好,是企业家应该想的事情。企业家既要做企业,还要育人。
第四个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做企业要以人为本。做企业不能只看到厂房、土地、设备、产品、现金,更重要的要以人为中心来展开。
(编辑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