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受益钢铁价格上涨 河钢股份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21.63%

2021-08-20 19:32  来源:证券日报网 赵学毅 张晓玉

    本报记者 赵学毅 见习记者 张晓玉

    8月20日,河钢股份披露2021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2.50亿元,同比增长48.76%;实现归母净利润15.21亿元,同比增长121.63%。

    对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基地,钢材是下游制造业的重要原材料,在经济复苏,订单回流中国的双重作用下,上半年大宗商品出现快速增长,钢铁产品也在其列。目前钢铁行业盈利水平都处于较高水平。而河钢集团作为全球第三大钢铁生产企业,产品竞争力较强,在下游制造业需求景气的拉动下,业绩出现大幅增长。”

    钢材价格上涨

    钢铁企业效益大幅上升

    2021年上半年,受益于下游需求持续回暖及供给端减产预期,钢材价格整体上涨,钢铁企业效益大幅上升。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31家上市钢企披露了半年报业绩预告,29家公司预喜。8家钢企披露了半年报,6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从供给方面来看,上半年全国钢铁产量有所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全国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45638万吨、5633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0%、11.8%。

    从河钢股份来看,2021年上半年,河钢股份产生铁1424万吨,粗钢1407万吨,钢材1394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5.11%、19.76%和21.41%;生产钒渣9.0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06%。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0.31亿元,利润总额21.3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21亿元,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半年,钢铁行业成本上涨。钢铁原料及成材均出现了较大涨幅。粗钢产量受到压减,下游需求扩大。钢材产能增加,不同品种之间产生了较大差异性。随着钢材利润逐步好转,上半年钢材总产量依旧处于增长态势。受益于市场需求扩大,尤其是汽车、造船和家电等市场快速回暖,钢铁生产企业维持着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整个行业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在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疫情导致的制造业产能向中国的转移以及大宗商品如铁矿石、煤炭、电力的供应偏紧都带动了钢铁的需求并推动了行业成本,引发了国内钢企产量与业绩的双增长,下半年这一局面虽然会继续得以维持,但是增势将呈减缓趋势。

    而对于河钢股份下半年业绩的预判,胡麒牧表示:“在保供稳价政策影响下,大宗商品市场在逐步降温,铁矿石进口量和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钢材价格的成本支撑在减弱,但由于一方面经济依然处于持续恢复阶段,下游需求有支撑,另一方面国内在压缩钢铁产量,预计钢材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钢价存在支撑,下半年河钢股份行情可期。”

    各地限产政策陆续落地

    对钢铁价格形成支撑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冬奥会的即将举办,自2020年底起,包括工信部在内的多个部门,均提出要坚决压减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从政策端来看,自7月下旬以来,随着各地限产政策的陆续落地。其中,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8月8日发布《唐山市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对钢铁企业高炉及焦化、石灰进行不同比例停限产,并禁止国五及以下重卡运输,时间至2022年3月13日,并明确2021年全市粗钢产量同比压减1237万吨。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表示,“因行业限产和冬奥保障,下半年河北部分地区钢企或将提前进入限产检修期,这将降低钢铁的产量,减少相关行业的供给。”

    “下半年受压减钢铁产能和限产相关政策影响,预计多数钢企产量将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税收政策调整,以及行业控制出口总量和产品结构,钢企出口量估计也会有所减少,叠加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钢材需求或略有收缩,预计供需关系将有所改善”。吴婉莹进一步说道。

    在胡麒牧看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在明年一季度举办,也就是说在今年下半年粗钢压产工作、采暖季限产、以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召开期间的空气质量管控下,限产减排具有连续性,唐山地区乃至河北地区的供应将持续保持收缩态势。并且,压减粗钢产量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里钢铁行业的重要务实举措,减产或不限于今年,意见稿会对焦化、钢铁产能释放形成压制,这会对钢铁价格形成支撑。

(编辑 田冬 白宝玉)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