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伟
1月29日,湖南省商务厅发布《关于继续做好“走出去”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强调坚决打好“走出去”企业疫情防控攻坚战,着力堵漏洞、补短板、固根基,筑牢“人物同防”、加强监测、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及时救治“五道防线”。
湖南省商务厅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相关情况:“当前情况下,湖南企业最为关心的是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问题。我们已经开展了面向‘走出去’企业的紧急出国人员疫苗接种,与湖南省疾控中心协调,特别为湖南企业的紧急出国人员开辟了疫苗接种的特殊通道。同时在接种疫苗之外,我们还建立了‘走出去’人员的紧急医疗救助协助机制,确保境外感染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必要的医疗指导和救助。”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除了接种疫苗、建立救助机制、提供远程医疗指导之外,湖南省还向“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快速核酸检测通道、在外员工心理疏导、在外人员健康监测等服务,并协同湖南主要的“走出去”企业共同建立了疫情防控专班,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
湘军出海紧锣密鼓
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1月9日已经完成首批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共有1000多人接种疫苗。1月14日,长沙市对外公布雨花区、开福区、芙蓉区、望城区、宁乡市、浏阳市等地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点及咨询电话,还可通过APP“本地宝”了解疫苗接种相关事项。湖南省药品监管局局长李赤群介绍情况时表示:“截至1月29日,湖南省药品监管部门共派出疫苗药品监管人员4076人次,检查各级疾控机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单位1262家次。湖南省药监局及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新冠肺炎疫苗储运冷链管理、供应及分发流向等高风险环节,确保新冠肺炎疫苗购进渠道规范、储运温控合规、来源有效追溯。”
目前,三一集团、山河智能等湖南工程机械湘军正在分批接种疫苗,并为出海创汇做好相应准备。1月27日,北非的苏丹共和国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三一集团向苏丹港交付10台集装箱正面吊运机。三一集团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由于第二波疫情席卷全球,苏丹方面的客户曾特意交代可以接受交付速度比往日慢。然而,‘三一集团工程师团队并未放慢速度,积极克服重重困难,以7天10台的速度完成全部设备的装配调试工作并顺利交付。苏丹方面的客户为这一速度惊叹之余欢喜不已,特意安排警车为产品开路,并在设备交接现场安排乐队演奏。”

苏丹港奏响乐曲迎接三一集团设备交付(供图:三一集团)
在阿拉伯半岛的“一颗明珠”科威特,向西北行驶40多公里至杰赫拉省穆特拉沙漠,曾经弥漫黄沙的无人区,正建起一座现代化城市。三一集团的40台三一重卡已经在这里工作了接近1年时间,总里程已超过100万公里。三一集团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形势紧张,科威特对新冠疫情严阵以待。我们的重卡出口到科威特,积极参与防疫消毒物资运输和消毒喷洒作业,成为当地得力的抗疫设备,赢得了客户的青睐和好评。随着2021年1季度疫情的好转,科威特方面的客户还将进行第二批订单采购。”

三一重卡在科威特执行防疫任务(供图:三一集团)
三一集团不仅积极防控疫情,走出国门赢得市场,同时在国内对外口岸建设中也大放异彩。1月26日,招商局国际信息与三一集团旗下的三一海洋重工在深圳举行妈湾智慧港5G+自动驾驶项目签约仪式,签署18台无人集装箱卡车的合作项目。三一海洋重工首批5台纯电动无人集卡已于2020年6月起在妈湾智慧港进行联调测试和试运营。在妈湾智慧港组织的无人集装箱卡车全流程无人作业比测中,三一集团的产品以7.052箱每小时的作业效率在所有测试单位中名列第一。
三一无人集卡研发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我们的自动驾驶系统深度融合了北斗定位系统、激光雷达、视觉、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数据,具有高精度融合定位和目标融合感知能力,可以在全作业场景下精准定位、目标检测和定位。今后,无人设备广泛应用于对外港口、机场、码头、装卸点、仓储等场景,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减少人员接触次数,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中欧班列架起桥梁
在湖南一手抓“防疫情”一手促“走出去”的时刻,中欧班列成为连接国内外供应链的重要桥梁。
1月19日,长沙海关发布统计数据,2020年湖南发运中欧班列546列,同比增长28.5%。其中,始发于湖南长沙的中欧班列业务规模已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助力湖南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输送湖南产品出海创汇的同时,中欧班列也将防护口罩、防护服及消毒水等医用器材及药品通过陆上通道送抵欧洲疫情重灾区,为全球抗疫注入“中国力量”。
中欧班列作为疫情期间重要的“走出去”通道,同样肩负着“防疫情”的重要任务。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司长林伟表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当前做好中欧班列的疫情防控工作,是保障班列快速通关和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海关总署专门制定了出入境列车卫生检疫作业指引,对申报、审核、登临检疫、现场处置以及卫生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严格司乘人员的健康申报和健康监测,制定紧急处置的预案。对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列车,及时指导进行消毒,尽最大可能防止疫情通过班列传播。”
长沙市物流与口岸办公室主任杨莉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除了严格遵循海关总署的作业指引之外,长沙市开福区物流与口岸中心协调企业制订防疫措施、应急处置方案,做好人员排查与管控,为铁路口岸部门提供了口罩、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同时,我们协调中欧班列的运营方提前做好货源组织,优化班列运输方案,并由长沙海关对班列进出口货物提供‘绿色通道’,借力信息化手段,减少人员接触频次,缩短疫情期间货物查验时间,提高货物通关效率。”

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正在装卸货物(供图:长沙市开福区物流与口岸中心)
据悉,不仅是中欧班列的始发站十分给力,在出海关口上的重要节点也在采取各类优化措施,共同加速中欧班列出海创汇。在湖南始发的中欧班列中,大部分经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为保障中欧班列高质高效运行,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实现24时预约通关。同时,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依托“关铁新系统”,实施铁路换装作业与企业申报、海关查验同步进行、无缝衔接的作业模式,确保班列即到即查、即验即放,整列班列的放行时间由原来的3.5小时压缩至1小时。目前,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平均每日验放13列至15列中欧班列,最多可达到18列。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