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光启集团董事长刘若鹏:底层创新将重构科技产业链

2020-12-28 11:30  来源:证券日报网 矫月

    本报记者 矫月

    近日,在“新格局下的产业链创新链重塑”的论坛上,光启集团董事长刘若鹏指出,在新的形势下,科技领域正在发生一个重大转变,中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里面,越来越多的承担了跟以前不一样的角色——从原来的集成、组装,到现在尤为重视从源头创新构建起来的科技产业链。

    对于近期美国将光启列入“实体清单”一事,刘若鹏现场表态,由于光启一直从事关于超材料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到产业化应用,全部环节均是自主研发创新,所以不受美国制裁影响。“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国对我国的科技封锁已经延伸到了刚刚从实验室走出来,并在专业领域进行规模化应用的新兴领域。”

    据了解,作为深圳首批新型科研创新机构,光启十年来一直深耕于超材料领域,并成功的将超材料由基础学科转化为产业应用,有效摆脱了被美“卡脖子”的危机。

    据悉,目前光启已经累计获得超材料授权专利3411件,全球超材料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并得到了中、美、德、英、法等多国法律认可和保护。

    刘若鹏介绍说,超材料实际上是通过人造微纳结构进行有序的排列,创造出来的人工合成物质,在新型物理器件、天线系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也是融合了超级计算、集成电路制造、微纳加工、功能材料、装备结构、增材制造、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射频等众多领域的重大课题,是一个典型的交叉技术领域。“超材料这个学科是属于非常重要的新兴科学,也被美国《科学》杂志、《今日材料》连续多年评为过去十年、甚者五十年材料领域或者是整个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光启率先将超材料由基础研究成功转化至产业应用,创建了集研究、设计、测试、批产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每个环节完全实现自主创新,并将超材料应用在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电子通信系统、单兵AI装备等多个尖端装备领域,成为了我国新一代尖端装备最重要的主流技术,甚至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刘若鹏认为,从2017年以来,超材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正上演着这个领域的“摩尔定律”。“从前期大家都觉得没有办法从实验室走出来的理论性科学,发展到今天,正如早期的半导体领域,超材料技术快速经历着迭代,包括它的频谱、角域以及各方面性能上都是数量级的变化。”

    也正是由于光启在超材料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以及在各工艺和生产环节的自主创新,才能无惧美国的制裁。“只有坚持从底层科学研究的突破,才能去构建新兴技术和新兴的产业链体系,它的影响力是会远超过我们在半截技术上进行创新的影响力。”刘若鹏如是说道。

(编辑 张伟)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