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金田铜业:智能化写意铜业加工“山水图”

2020-11-25 06:4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距金田铜业位于宁波的总部尚有一段路程,远远便能看见一大片“钢铁森林”。冒出地面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巨大的设备扎根于十几米深的地下:熔铸、压延、轧制、拉伸、热锻……一系列过程安静而剧烈地发生着,稳稳承托起这个“铜的帝国”。

    一旁是金田铜业即将投产的募投项目。不久之后,在这些层峦叠嶂的设备中,将有源源不断的铜带、铜棒等产品“倾吐”出来,与公司其他产线共同“汇聚”成一条涵盖铜加工领域的全系列产品流。

    “很多人都认为铜加工是传统行业,但我觉得,只有传统的企业,没有传统的行业。”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金田铜业总经理楼城如是阐述他对于企业发展的理解。智能化工厂、自动化生产线、透明化生产管理、全流程质量SPC控制……金田铜业这幅花了34年打造出的铜业“山水图”,把更多的“留白”空间交给了智能化去书写。

    “我们从来不搞多元化,而是把所有的人力、精力、资本、资源全部聚焦在主业上。”楼城进一步说,“所以我们的转型步调也和其他一些企业不太一样,主要就围绕着产品创新与客户提升两方面来展开。”

    产品为“水”:因客户而变

    “客户的需求在变,我们的产品肯定也要跟着客户的需求而同步变化。”楼城用空调用铜管举例,“要提高空调机里铜管材料的传热效果,我们就要做到在这么细管径的铜管内部打出螺纹来,这对技术和精度的要求都相当高。”

    广泛地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这是铜之于老百姓的意义。

    “电力、家电、建筑、机械、电子、汽车、新能源等,铜产品的应用领域非常多。”楼城向记者指了指一旁的插座说,“像平时用的插座、插线板、电缆这些里面都会大量用到铜。”

    “一开始靠着做铜棒起家,金田现在已经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整、品类最多、规模最大的铜及铜合金材料生产企业之一。”楼城介绍道,公司的铜棒材、铜线排、铜板材等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居于龙头地位,管材、带材、电磁线、阀门等产品产量也均跑在了行业前列。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在金田铜业“闪耀”的客户名单上得到了更直观的体现。美的、海信、恒大、比亚迪、中国中车、正泰、公牛、松下、大金、LG、博世、A.O.史密斯等一长串知名品牌,都与金田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

    如何进入这些大品牌的供应商体系?楼城坦言,绝非易事。“一般来说,一线品牌在供应商的选择上会比较严苛,从工艺流程到管理体系都有所考察,没个两三年的审厂和验厂期是拿不下来的。当然,最终肯定还是靠过硬的产品说话。我们的技术已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在性能和品质上确实能够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

    楼城把上述“强强联合”的订单,总结为“是要做一辈子的生意”。“和强者同行,其实也是金田自我提升的机会。像5S精益管理、SAP系统等等,都是在与大客户合作过程中,倒逼我们去建立起来的。随着标杆客户越来越多,相信金田也会越来越强大。”

    把生意“拉长”的概念,还体现在产品的与时俱进上。为此,金田成立了共性客户开发项目组,协同多产品共同开展客户服务。“客户的需求在变,我们的产品肯定也要跟着客户的需求而同步变化。”楼城用空调用铜管举例,“要提高空调机里铜管材料的传热效果,我们就要做到在这么细管径的铜管内部打出螺纹来,这对技术和精度的要求都相当高,不是谁都可以做出来的。”

    放眼铜产品的未来市场,楼城则用“宽广”来形容。“铜的很多性能是别的金属无可替代的,比如其衍生性、导电性等等。国外很多地方居民家里的水管都是用铜做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加上中国工业全球化布局的实现,整个铜加工市场需求潜力和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设备为“山”:智能化“开路”

    今年上半年,金田逐步推进自动包装、自动上下料等项目的建设;部分原料智能仓库完成建设并投用;子公司金田新材料的AGV无人搬运项目也已进入单机调试阶段。与此同时,金田还在大力推进智能检测项目落地。

    公司董事长楼国强的一句“不及时淘汰落后的设备才是最大的浪费”,让楼城印象深刻。“商场如战场,甚至比战场还残酷。”楼城说,“如果在设备上就落后了,何谈产品的先进?”

    在这种理念统领下的金田铜业,今年又进行了一次设备的更新换代。据介绍,公司的铜板带生产线采用的是意大利米诺六辊冷精轧机、福尔默带材测厚仪、德国奥托容克连续带材退火炉及日本森田铣面机;铜线生产线采用美国南线连铸连轧设备;铜棒生产线采用德国舒马格拉拔机;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线采用日本1吨速凝炉及德国400型气流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对设备的不断革新,我们做到了在产品品质、成材率、单位能耗、产品附加值等方面都处于行业里比较领先的位置。”楼城说。

    眼见方知为实。走进公司车间,记者不免讶异:与脑海中火花四溅、机器轰鸣的生产场景迥然不同,偌大的工厂里仅有零星几个工人在操作,透明玻璃“罩子”下的中控系统掌控着这里的一切——运送物料的机器车行走在预设的轨迹内;高悬的机械臂为设备“投喂”待加工的原料;简单的按钮和屏幕代替了手动操作和人眼判断;一旁排列整齐的铜卷,泛着丝缎般的光泽。

    面对记者的惊叹,楼城表示,“实际上,我们在智能化、数字化建设上的探索起步很早,大概2008年的时候就开始陆续引入自动化设备改造和流程管理体系了。”

    自主研发的制造中台搭建项目,则是金田眼下的“重头戏”。目前,中台在公司WMS系统场景覆盖率高达90%。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金田逐步推进自动包装、自动上下料等项目的建设;部分原料智能仓库完成建设并投用;子公司金田新材料的AGV无人搬运项目也已进入单机调试阶段。

    与此同时,金田还在大力推进智能检测项目落地。在公司技术人员看来,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能够更好地解决产品表面缺陷的识别和控制。

    “数字化真正关键的要素,其实在‘数字’二字上。”楼城表示,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金田还将在能耗管控、工艺监控、开停机管理、成本精细、质量预警等诸多方面收获成效。

    这条直通未来的发展之路,也成功“征服”了不少客户的心。楼城不无自豪地说:“好多客户到我们车间实地参观以后都说,金田和他们之前看的那些铜加工厂家完全不一样,要把这里作为他们考察供应商的最后一站!”

    人才为“笔”:画就创新图景

    除了自己培养“精兵强将”外,金田还长期与多家科研院所保持研究合作,并与韩国LG空调、公牛集团等标杆企业开展了联合产品研发,推进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

    “要硬件,更要软件。”在楼城看来,人才是联结企业与未来的重要纽带。为此,公司特地编制了一份独具“金田特色”的人才战略,明确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一方面,通过重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员工全职业周期管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云招聘”等模式与渠道的创新,线上线下推进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楼城直言:“金田的工厂和10年前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需要的人才也早就和过去大不相同了。”相较于过去铜加工行业侧重对工人身体素质和勤劳品质的要求,现在金田的“选贤”标准中则增加了更多关于设备操控技能、电气自动化知识、产品品质管控经验等方面的指标。

    “我们每年都会从各类对口高校直接招收优秀的应届毕业生,提早锁定人才。”楼城介绍道,“公司成立了金田大学,有300多名内部讲师,通过打造企业内部的‘金田大学学位管理体系’,来给企业内部智库的建设奠定基础。同时,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技术销售工程师培养计划,来提升员工销售能力,拓展海外市场客户。”

    员工的积极性如何激发?激励机制必不能少。楼城表示:“我们实行多劳多得的薪资制度,特别是技术类工程师,他们每完成一项指标,或每做出一项创新,都会得到额外的奖励。公司要从机制上鼓足大家的干劲。”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共有研发人员541人,其中博士、硕士及高级工程师34名。除了自己培养“精兵强将”外,金田还长期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大学等机构保持研究合作;并与韩国LG空调、公牛集团等标杆企业开展了联合产品研发,推进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

    强大的人才队伍,凝聚成强劲的创新动力。“未来,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方面的投资建设将加快推进,我们也将受益于此。”楼城判断。

    为顺应客户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金田陆续成立了5G、新能源汽车和特高压等产业链的客户开发专项项目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应用于5G、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等领域的产品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284%、160%、69%和74%;同时,公司新增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

    在募投项目建设上,金田亦是衔枚疾进。据悉,公司“年产3万吨特种线缆用高纯低氧铜绞线项目”已于2019年投产;“年产4万吨高精度铜合金带材项目”“年产35万吨高导高韧铜线项目”也已经在今年下半年投产;“年产5万吨高强高导铜合金棒线项目”“年产8万吨热轧铜带项目”预计将在明年年底正式投产。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5.49亿元,同比增长4.77%;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1.27%。楼城笑着说:“疫情影响下还能有这个业绩表现,要归功于我们这些年来在人才和研发上持续不断的投入。这些投入经过时间的积淀,都会慢慢体现出来。”

    “金田上市,其实不是说为了募多少钱,而是希望借助更多渠道和平台,招揽人才、支持创新,把企业做强做大。”楼城诚恳地说道。

    对于金田铜业这幅跨越34年的铜业加工“山水图”而言,其常看常新的奥秘就在于,总有产品在迭代,总有人才添“妙笔”,总有空间可想象。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