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成都先导一季度研发投入2237.58万元 占营收比例超五成

2020-04-29 15:34  来源:证券日报网 蒙婷婷

    本报见习记者 蒙婷婷

    4月28日晚间,成都先导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411.23万元,同比下降1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4.03万元,同比下降80.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32.29万元,同比下降15.45%。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0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8.63%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2237.58万元,同比增长18.6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0.72%,这对于一家科创板药物发现领域的企业而言,进一步反映其聚焦科技创新的发展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先导作为药物发现领域的医药研发企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据招股书显示,公司2017年至2019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621.4万元、6186.44万元、9146.17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6.84%、40.92%、34.62%,处于行业内较高的水平。

    此外,公司研发团队实力强劲。截至2019年末,公司拥有333名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83.88%,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6%,包括56名博士、132名硕士。据公司介绍,其核心技术团队多数来自于相关专业研发底蕴深厚的知名国际药企。

    “种子库”将达万亿量级

    再布局新药研发领域

    招股书显示,成都先导的核心技术为DNA编码化合物库(DEL)的设计,合成及筛选,凭借其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早期药物发现阶段的研究服务。

    具体而言,围绕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技术,成都先导现拥有DNA编码化合物库的设计、合成与表征纯化技术、生物靶点活性验证与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技术,以及基于DEL技术的自主创新药研发平台多项核心技术。据悉,公司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包含了超过4000亿种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是当前已对外公布的全球规模较大的小分子化合物库之一,分子数量和质量还在不断发展,计划2020年将库分子结构提升至万亿量级。

    此前,成都先导董事长李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你不能说我生产一个特殊的螺丝钉,而我永远就只生产这种螺丝钉。”对于已掌握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核心技术的成都先导来说并不满足于此,新药研发将是公司未来规划的主要战略之一。成都先导称,公司将加大新药研发创制投入。据介绍,公司目前内部在研新药项目20余项,其中有2项已获临床试验批准,其余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成都先导表示,公司将立足市场需求,坚持以技术研发和创新为驱动、以业务链条完善为支撑、以新药上市为长远目标,不断巩固在新药发现、创制领域的优势地位,力争打造全球优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努力成为药物发现和新药创制细分行业主导者。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