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打破海外技术垄断 巨化股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2019-07-04 01:17  来源:证券日报 周瑶 吴文婧

    ■本报记者 周瑶

    见习记者 吴文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不断壮大的氟化工产业逐步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氟化工产业的领头大军中,成立于1958年的巨化集团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氟制冷剂生产基地;其旗下的巨力股份正在致力打造全球一流的氟化工与国内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供应商。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在巨化股份厂区内,纵横错落的管线、整齐划一的厂房在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下显得肃穆而美丽。一些锈迹斑驳的老设备似乎正将岁月的故事娓娓道来。

    巨化集团、巨化股份董事长胡仲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取得的长足进步离不开专注主业的工匠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通过持之以恒的创新,不断研发出接近完美的产品、不断做遥遥领先于同行的新品,是巨化股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的根本和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胡仲明如是说。

    攻坚克难

    打破海外技术垄断

    1998年6月份在上交所上市的巨化股份,是国内化工行业中较早上市的企业之一。20年来,巨化股份不断研发新产品、淘汰落后产能产品,从以基础化工为主,发展到以氟化工、含氟新材料为主业的完整的产业链。

    从1998年至2018年,公司的资产及利润规模都有了巨大跨越:其中总资产由13.38亿元增长11倍至152.67亿元,营业总收入由10.25亿元增长15倍至156.56亿元,净利润由1.02亿元增长21倍至21.53亿元,所有者权益由8.56亿元增长15倍至128.85亿元。与此同时,在过去的20年间,巨化股份实现了每个年度盈利,累计现金分红22次,金额达29.69亿元。

    当日,巨化股份的车间里,PVDC与PVDF产品正在不断下线,面对展示柜上摆放的这些看似十分平常的塑料膜,胡仲明向《证券日报》记者讲述了一段技术创新的故事:“巨化股份的第一套氟化工装置是取自从瑞士、日本、美国进口的技术。巨化人前前后后花了30年的时间不断摸索,开展技术攻关,终于掌握了其生产的核心技术,打破了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垄断。”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巨化股份已经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化工新材料(衢州)产业园、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合作园、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获得授权专利达240件,包括6件国外授权专利。

    更为令巨化人骄傲的是,2017年,巨化股份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中巨芯,为中国芯片的制造提供配套电子化学材料的国产化供应。目前,公司已拥有一条完整的湿电子化学材料产业链,为国内首家系列化电子化学品供应商。2019年3月份,巨化股份在内的10家企业再次共同出资150亿元设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公司。胡仲明表示,未来巨化股份将继续支持中巨芯与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合资合作,助力“中国芯”,支撑公司产业升级与我国集成电路的产业壮大。

    提质增效

    谋求高附加值领域突破

    2018年度,巨化股份共实现营业收入156.56亿元,同比增长13.42%。日前出炉的2018年度“中联百强”榜单上,巨化股份荣登第13位。

    “只有具备持续盈利能力,企业才能维持稳定发展。20多年来,巨化股份的几次转型,均是围绕聚焦主业,有的放矢地提升自身竞争力。”对于巨化股份成功的原因,胡仲明向记者分析说,这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在环保方面重拳出击,给化工行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红利。2018年巨化股份在三废处理和清洁生产改造方面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及相关环境监测站对巨化股份及下属企业进行了多次监督性监测、飞行监测,全部达标。

    二是氟化工市场的供需结构发生了变化。巨化股份的多品种一体化发展,使得整个产业链之间上下游形成了互供,副产品可以达到循环利用,造就了巨化股份的核心竞争力。

    胡仲明表示,巨化股份原有的产业链优势产品在不断提质增效中,同时向高端化产业和产业终端化市场拓展。近年来,随着巨化股份用户量持续增长,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公司仅生产的制冷剂有规格品种有52个。“小气雾罐,小钢瓶,这些业务量每年的上升幅度都在30%以上。2018年公司小钢瓶生产已经达到了3000万罐以上,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制冷剂小气雾罐的生产商。”

    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氟化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胡仲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公平竞争的市场面前,确保装置稳产高产,就是把握住了机遇。据了解,巨化股份一直致力于保证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2018年公司氟制冷剂、氯碱新材料等主要核心装置开工率在90%左右,领先于国内同行。

    胡仲明表示,一流企业应当具有足够的自研创新能力,在治理结构、运营模式、品质把控等方面都必须是行业标杆,在行业中具有引领作用和国际话语权。近几年,我们迈入了行业前列,部分产品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同样的,产品的附加值、市场影响力也很重要。是不是一流,还是要看行业认不认。

    胡仲明还对记者表示:“巨化的百年发展大计,必须牢牢建立在坚实的党建工作基石之上。全面地、持续地加强组织力建设,为争创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巨大的动力保障。”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