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经理访谈 > 正文

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慢变量”是对价值投资的最好馈赠

2018-12-14 00:02  来源:证券日报  王 宁

    ■本报记者 王宁

    今年以来,受制于国际贸易不稳定因素冲击、国内经济去杠杆下实体经济信用风险暴露和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等因素影响,A股行情波动较大,市场情绪较为低迷。不过,临近年终,这些市场所担忧的问题已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日前,在《证券日报》进行的私募调研行中,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表示,价值投资应该站在中国经济大趋势上,目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杨玲所指的中国经济大趋势便是人才红利下,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例如制造业中的技术突破、进口替代、向中高端迈进,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价值成长将优先受益结构性改善。随着对冲经济下行的政策逐步落实,市场的底部也将逐步夯实。她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前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市场整理的窗口期,不断优化投资组合。接下来的趋势分别在于消费升级、制造升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星石投资也将通过产业升级、结构性改善和竞争格局优化三个维度进行投资标的筛选。

    “慢变量”

    对长期价值投资更加重要

    今年2月份以来,A股市场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去杠杆和国际贸易摩擦,而目前这两个核心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杨玲认为,国际贸易摩擦得到阶段性缓解,短期来看,谈判达成初步共识能够为市场情绪带来提振,有利于A股风险偏好的修复。中期来看,还要看进一步发展情况,但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随着美国经济见顶、美股步入震荡期,美国采取相对激进的对外贸易政策行为或有所收敛。

    与此同时,国内政策底已经明确,经济托底政策接踵而至。从年中去杠杆转向稳杠杆,到年底出台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设立纾困基金等措施,对冲经济下行和市场悲观情绪政策已经出台,后续减税政策也值得期待。虽然经济底通常还要滞后一个季度到三个季度,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数据可能还会惯性回落,但市场对此已有比较充分的预期。因此,未来经济可能下滑已经基本反映在股市当中,一旦未来经济数据出现边际改善,将对市场情绪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杨玲认为,虽然市场短期更关注的是月度经济数据、政策等“快变量”,但往往会忽略人才红利、技术进步等“慢变量”,这些需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长期投资来说反而更加重要。

    杨玲表示,价值投资应该站在中国经济大趋势上,接下来的趋势分别在于消费升级、制造升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消费的长期投资机会来自于龙头集中度的提升,和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制造业的长期投资机会来自于进口替代、技术突破和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围绕着这个发展方向,星石投资也将通过四条主线在科技和消费类别上配置价值成长股,政策变革的医药生物、技术领先的互联网、高端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模式创新的新零售和品牌垄断的大众消费品等行业。

    专注能力圈

    追求中长期绝对回报

    在杨玲看来,作为公司掌门人,“专注”很重要。投研能力是私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专注于中国证券市场、专注打磨一个投资策略是宗旨。11年来,星石投资心无旁骛,专注于中国证券市场,在能力圈内集中资源做好一件事,做好一个投资策略和方法,并以恒心和耐心不断锤炼,努力为客户获取持续、稳定的超额回报。

    对于星石投资而言,投资目标是追求高收益风险比的中长期绝对回报,努力实现委托资产的长期可持续增值。投资方法也会随着市场变化、团队升级而不断优化。杨玲表示,公司的投资方法是多层面驱动因素投资方法:通过深入研究类别、行业、公司等多个层面的基本面,寻找各个层面的强劲驱动因素,获取相应层面的超额收益,最终选择多个层面总超额收益显著的投资标的。

    杨玲说,今年的关键词可以用行业重塑、合作新机遇和二八分化来概括。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已相继落地,资管行业迎来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在牌照红利褪去,回归本源的引导下,以预期收益率为主的机构,要思考如何做净值型产品;以非标为生存的机构更要思考,非标严格受限之后转型的新方向;而业务本身不受冲击的机构,也要思考如何面对更严酷的竞争环境。

    同时,资管新规带来行业转型压力,但证券类私募基金有望迎来难得的竞争优势。国内私人财富高速增长,可投资金融资产大量投向银行存款储蓄和理财产品,未来部分资金有望分流;资管新规打破刚兑、限制期限错配,对银行理财投资非标资产造成了较大冲击,超过4万亿元的非标债权面临压缩,相关资金面临重新配置资产的需求。受政策约束,目前保险资金和养老金等不允许投资于证券私募基金或聘请其担任投顾,但未来合作空间却非常广阔。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