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凌晨
今年四季度以来,公募机构进一步加强调研,其中科创板、创业板成长型标的成为调研重点。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四季度以来公募机构共计开展调研11166次,较三季度同期增长47.78%。由此可见,四季度以来,公募机构调研热度明显上升。
对此,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10月份上市公司三季报密集披露,为公募机构验证企业业绩、筛选超预期个股提供了直接依据。作为布局明年投资的关键窗口期,公募机构需要通过高频调研储备优质标的、优化持仓结构。同时,在当前市场行情下,前期估值压力有所释放,结构性机会进一步显现,加上市场风格切换,公募机构为更精准地把握机会,显著加大了调研力度。”
在四季度以来的调研中,头部公募机构与中小公募机构同步发力、各展所长,均保持高频调研节奏,当前已有40家公募机构四季度以来调研次数达100次及以上,合力推高了市场调研活跃度。
其中,创金合信基金调研次数多达427次,“领跑”一众公募机构。从Wind行业分类来看,其调研标的主要集中于工业机械、电子元件、医疗保健设备等行业,金石资源、欧科亿、华锐精密是其关注度较高的个股。平安基金、华夏基金分别以256次、231次的调研次数紧随其后。平安基金调研标的主要集中于工业机械、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等行业,对博盈特焊、凯格精机等个股关注度更高。华夏基金调研标的则更多分布在工业机械、医疗保健设备、集成电路等行业。
整体来看,科创板与创业板个股成为公募机构调研的焦点,公募机构对这两大板块相关标的的调研频次位居全市场前列。
朱润康认为,在监管部门各项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科创板与创业板市场包容性持续提升,成为支撑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的重要阵地。今年前三季度,科创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显著改善,成长韧性凸显。在AI(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需求的拉动下,科创板与创业板个股已成为机构资金配置高成长资产的核心选择。
这也与业内人士的投资观点相契合。在近期市场震荡调整、AI主题投资分化等背景下,业界看好成长资产的配置价值。
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认为,中长期来看,一系列改革有力提振了中国市场的可投资性,引入中长期资本和构建稳市机制,也极大提升了中国市场应对风险和波动的能力。投资思路上,新兴科技是主线。
“现在政策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有望在未来两三年转化成公司实际业绩,这让科技股的上涨更有持续性。其中,机器人板块无疑是AI+消费最好的场景之一。”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