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正文

沪指7天涨逾15% 牛来得突然 私募争辩还能奔多久?

2020-07-08 17:25  来源:证券日报网 李正

    本报记者 李正

    “先生您好,我这边是证券投资公司的,请问现在您手头有股票在操作吗?”7月7日上午,记者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来电,电话的另一头,耐心地询问着记者的投资近况。

    6月30日至7月8日,上证指数大幅蹿升,在7个交易日里涨幅一度达到了15.39%,A股“犇”了的消息甚至登上了《新闻联播》,一时间,两种不同的声音同时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一种是A股长牛已经开启,另一种却是“所有人都在疯狂时更需要冷静”。

    那么,作为资本市场中嗅觉最敏锐的投资者——私募基金又是如何看待这轮A股犇牛的?犇牛过后又将会出现怎样的走势?哪些板块将会接力上涨?作为投资者该如何抉择?怀揣着这些疑问,记者对几位私募基金经理进行了深入采访。

    牛来得突然

    对于此次沪指急速拉升的核心原因,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认为,系疫情得到控制、经济的复苏逐步确认、相应板块基本面迎来改善以及市场整体流动性相对宽裕等条件共同构成。

    据梁辉介绍,中国作为全球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经济情况和疫情控制情况都非常优秀,与欧美国家疫情二次反复所造成的复产复工延期、经济恢复乏力等情况相比,中国核心资产吸引力在不断上升,这对中国而言是“危中之机”。

    沃隆创鑫基金经理黄界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注册制、指数修订等资本市场重大改革的有序推进,以及国内市场处于价值洼地,宏观流动性宽松,国内经济在新冠疫情后稳步恢复,几大科技板块景气度逐步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A股从上周开始出现了加速上涨。

    纯达基金研究员李强补充表示,国内疫情影响逐步淡化和经济复苏持续验证使得市场偏好不断提升,同时海外市场走势较为平稳也为A股营造了较好的做多氛围,低利率叠加股市赚钱效应下,居民配置权益资产需求不断增强,诸多因素共同助推了市场的强势上涨。

    牛还能奔多久

    牛还能奔多久?在这一问题上,私募基金经理们的意见出现了不小的分歧。

    李强分析认为,国外方面,海外疫情尤其是美国和巴西当日新增确诊人数仍居于高位,市场之所以漠视疫情二次爆发风险,在于心理反应钝化和复工复产带来经济环比复苏的趋势持续得到验证,并且美联储维持低利率环境和保持宽松流动性兜底经济的意愿仍十分强烈,海外市场的风险偏好难以急剧恶化,或继续为国内市场带来相对温和的环境。

    国内方面,利多消息继续集聚,市场信心不断增强。

    第一,国内经济加快复苏。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单月增速今年以来首次转正。6月中国PMI为50.9%,也好于预期,经济恢复势头进一步巩固。第二,国内疫情方面再传利好。第三,从政策面来看,央行决定于7月1日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第四,资本市场吸引力仍然较强。北上资金6月份净买入541.26亿元,不但是连续第三个月净流入,还创下了今年北上资金流入金额新高,进入7月份仍大幅流入且有加速之势,考虑到此前国常会提到的降低实体融资利率的基调和当前保增长的决心,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中期环境不会变,因此维持对市场震荡向上的判断。

    梁辉认为,目前市场估值依然处于中等水平,经济持续复苏会给股市整体带来进一步改善,对于散户来说,股市长期回报收益率相比其他可投资资产更具吸引力,居民增加股票资产配置比例将成为长期趋势,所以综合来看,依然看好未来市场表现,整体向上趋势明朗,但不排除短期出现调整。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初以来的行情是去年以来资金推动的结构性行情的延续,并非是牛市的开始。

    夏风光介绍称,很多观点都只注意到了上证指数、沪深300等加速上行,却忽视了创业板指数以及医药消费行业指数有冲顶迹象。在政策面改革暖风,流动性宽裕的背景下,增量资金选择了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估值洼地,主要是银行、证券、地产等,与科创板块、白酒板块不同的是,这些板块的体量巨大,难以走出充分换手后接力上行的纯资金推动走势。如果市场想走出长牛,需要基本面的改善来加以配合,但这些行业有不同的硬伤,客观上制约了上升的幅度。短期来说,由于资金仍在涌进,行情不会戛然而止,但是快速拉高的主升段已过,将进入高位震荡期。

    “所以,从大周期来说,现在不会是牛市的开始,反倒有可能是结构性行情的尾声。对今年下半年的行情还需要保持一份冷静,机会将主要来自个别品种的挖掘。”夏风光如是说。

    谁将接棒

    从近几日的A股市场涨幅来看,银行、券商、白酒、地产等板块接力上涨,谁将成为下一个领头“牛”也是投资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黄界峰认为,从增量资金性质上看,今年的主要增量来自公募和外资,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持续提高,掌握了更高的定价权。机构偏好的是高盈利和高景气,如果暂时没有相对业绩扭转的迹象,这类资金不太会轻易、主动去主导风格切换。

    中长期来看,传统经济部分仍然面临内生动能不足、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高以及房住不炒的基调,而新兴产业部分,以5G、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云计算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周期共振向上,以硬件和软件国产化替代为代表的国内科技产业渗透率刚刚开始提升,未来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所以高景气仍然是制胜因子。

    无论何种风格,以年维度来分析,个股涨跌幅的分组依然与代表景气度的扣非利润增速呈现比较好的正相关性,考虑未来一年的景气度趋势,非银金融、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5G、云计算等科技板块仍将被看好,其中业绩改善的科技细分龙头则可作为短中线结合的最佳配置。

    雷根基金总经理李金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市场可能会在价值和成长之间做二选一,从目前行情来看,前期的成长投资者并未放弃,而场外持续有新的资金入场,因此后市可能是风格拉锯,或者齐涨齐跌格局。此外,7月份在科创板指数发布,精选层很可能上市交易,以及创业板注册制情况下,这类标的也有机会。

    夏风光认为,近日行情的启动是受新旧动能转换所驱动,银行、券商、地产担任了核心领涨板块。市场风格的转换有可能就此形成,但市场风格的切换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尘埃落定的,必须要具备中长期逻辑,基本面和资金面需要充分配合。

    “金融地产行情也存在着补涨可能,不排除来得快去得也快。当然无论是哪种可能,消费和部分医药短期估值已经严重偏离了常态,存在见顶回落的可能。建议中长期关注低估值板块中的龙头股,短期则避免追涨,对前期热门板块可以保持一定距离。”夏风光说。

(编辑 白宝玉)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