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两会进行时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三钢集团董事长黎立璋:建议完善标准许可进口“废钢” 发挥国企优势坚持绿色发展

2020-05-27 21:31  来源:证券日报网 李婷

    本报记者 李婷

    三钢闽光是福建省内最大的钢铁企业,近年来公司沿着既定战略,推进转型升级取得较好的成绩。2019年公司全年产钢1037.05万吨,钢材1042.8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455.11亿元,同比增长25.55%,公司在此期间首次获得“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和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等级A级。

    全国人大代表、三钢集团兼三钢闽光董事长黎立璋近日通过电话连线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向记者介绍了今年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关于许可再生钢铁料进口的建议》等建议,同时围绕眼下全球疫情蔓延、国内“新基建”持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了当前钢铁行业以及钢铁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废钢”不是垃圾是战略资源

    2019年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钢铁行业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进入2020年以来,全球疫情蔓延,钢铁行业面临的铁矿石价格上涨压力凸显。

    黎立璋告诉记者,由于铁矿石价格遭到国外少数巨头垄断控制,价格居高不下,而允许废钢进口则有助力于国内钢铁企业应对铁矿石价格波动。

    黎立璋表示,废钢是钢铁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可再生的原料资源,是唯一可替代铁矿石的钢铁生产原料,也可以说是一种战略资源。我国钢铁生产量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又是铁矿石贫乏国,而目前我国的废钢国际贸易量接近于零;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用钢装备和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废钢这种战略资源在不断流失,极不合理,应在政策上鼓励进口。

    “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钢约0.9吨、少用铁矿石1.5吨、节约焦炭0.5吨,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可分别减少86%、76%和97%。”黎立璋表示,“废钢”不是垃圾,以废钢为原料的钢铁短流程生产与用铁矿石为原料的钢铁长流程生产相比,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节约能源,所以冶金行业应提高废钢的使用率。

    根据废钢协会统计,2019年国内废钢资源总量为2.4亿吨,而需求超3亿吨,导致市场供应趋紧、价格高企。

    黎立璋提出建议,可将进口标准中将“废钢”改为“再生钢铁料”,在加大国内废钢回收和应用的同时,鼓励进口再生钢铁料,抑制进口铁矿石价格。在我国进口再生钢铁料标准未制定之前,可借鉴采用国际较为通用的标准,采用进口配额制管控;当进口再生钢铁料的国家标准制定完善后,应把废钢调出“限制进口类货物管理目录”。

   新基建机遇下聚焦高质量发展

    三钢闽光是有着超60年历史的国有企业,企业文化浓厚,一向注重管理的精细化,坚持“管理极致、消耗极限”的企业管理理念。2016年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后,大幅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公司盈利持续向好。三钢闽光在公司治理方面树立了老国企的新标杆。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三钢闽光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在行业中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在同行业中保持着资产负债率较低的水平。三钢闽光全流程降本增效、精细化管控方面的做法为其在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时赢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随着全球疫情蔓延,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随着国家金融与行业政策的密集出台,“新基建”加速引领新一轮投资热潮,也给钢铁行业稳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新基建在城际高速铁路与城际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5G基站建设将拉动2020年国内钢材需求。

    黎立璋认为,“新基建”的加速跑无疑给整个钢铁行业带来更大的机遇,同时其中也蕴含着挑战。“无论是新老基建对于钢铁的需求都将刺激行业的发展,但钢铁行业的周期性仍不可避免。”其表示,如何把握机会应对挑战更加考验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团队员工的凝聚力,而优化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质量和服务成为决胜关键。

    在黎立璋看来,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坚持绿色发展。2019年,国家五部委出台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意见,要求非常高,但对于整个行业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三钢闽光近年来坚持发挥国有企业优势,持续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司不断强化环保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在2018年,公司本部正式成为福建省首家3A级工业旅游景区,下一步目标是在争取升级成为4A级。

(编辑 白宝玉)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