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8月15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这也是8月份以来央行第二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8月8日,央行开展了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因此,本月共开展了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鉴于本月有4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和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在8月15日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后,将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6月份及7月份,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均净投放2000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本月上半月资金面整体宽松,但伴随税期临近和超长债发行压力抬升,以及存单到期压力上行,央行选择维持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的操作模式,且相较于6月份、7月份的净投放规模有所加量,释放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信号。
展望后期,8月15日至8月21日共有5958亿元逆回购到期。另外,本月还将有3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业界普遍预计,央行本月将继续加量续做MLF。截至7月份,央行已经连续5个月加量续做MLF。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8月份资金面扰动因素略多于7月份,但鉴于央行维稳态度不变,“总闸门”相对偏松,预计流动性整体平稳,资金利率中枢或与7月份相当。
近期央行召开的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明确,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央行将根据形势用好买断式逆回购、MLF等流动性投放工具,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不排除适时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