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社科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显著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2022-11-20 19:24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包兴安

    1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宏观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21~2022)——低碳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蓝皮书显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具体而言,在全国范围内,信息基础设施的综合投入水平每提升1单位,可以使每亿元GDP对应的碳排放较当前水平平均降低12.24吨;而对于碳排放强度较高(排名前50%)和较低(排名后50%)的地区而言,信息基础设施投入水平每提升1单位将分别引致每亿元GDP碳排放降低29.66吨和4.96吨。

    蓝皮书认为,在碳减排效应的实现机制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显著提高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以及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从而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通过相对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对相对高排放的第三产业的替代,实现碳减排。同时,信息基础设施投入还可以显著增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行业的专业化集聚程度,从而有助于引致绿色技术创新效应,赋能生产性服务行业,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碳排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受当地的科技配套支出、城市规模、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城市硬件条件的制约。

    蓝皮书显示,信息基础设施的碳减排效应在科技水平高、城市规模大的特大及超大城市、大城市以及传统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更为显著,在这些本身已经拥有较好资源禀赋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更多的是扮演“锦上添花”的角色;而在科技水平较低、中等规模和小规模城市以及传统基础设施较差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在这些自身资源禀赋较差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未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也就是说,以互联网、大数据为重要标志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的传统基础设施、技术供给、经济规模,初始资源禀赋的差异会影响信息基础设施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质效,也会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特性的有效释放。

    蓝皮书提出两点政策建议。首先,应不断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的发展,释放数字经济红利。并以信息技术创新为抓手,推进创新平台的共建共享,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其次,制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时应考虑区域差异,如城市规模、科技水平、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由于城市初始资源禀赋存在不平衡性,单一投资信息基础设施并不会带来碳减排。对于发展较落后的城市来说,应努力推动本地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同时,破除生产要素的流动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发挥信息基础设施在地区之间的技术溢出效应。

(编辑 田冬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