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科技驱动产业进化 新旧动能转化决定中国经济未来

2019-01-14 06:5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改革开放波澜壮阔40载,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进化,模式创新经受市场检验。2019年已至,经济显性的纷繁复杂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秩序?有哪些需要重新定义?有哪些需要秉承坚守?新动能驱动着的新经济,又将蕴涵着哪些新的势能?未来格局与趋势几何?

    2019年1月12日,在由上海交大安泰EMBA中心、交大安泰校友与公关办公室、交大安泰EMBA校友会联合主办,每日经济新闻特别支持的“兴商学·新境界”2019新年论坛现场,来自各行各业的知名教授和优秀校友菁英济济一堂,共同分享新趋势下的判断和思考。

    新动能驱动新经济

    2018年,共享经济历经阵痛由成长期过渡至成熟期,催生出诸多行业新变化。人们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是共享经济的核心?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的陈宏民教授认为,共享经济的发展事实上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在需求端细分共享的探索期;接着是在供给端闲置自由匹配共享的爆发期;最后才是人人直接参与的平台协同共享的增长期。

    过去,借助共享经济“微积分”的优势,一大批新兴企业诞生了。陈宏民注意到,中国的“独角兽”偏爱互联网平台模式,尤其是偏好共享平台。但就现阶段而言,若将增长期比喻为“青蛙”,那么共享经济还是“小蝌蚪”在“找妈妈”的阶段,因为共享经济是交易成本下降的产物,未来也将随着成本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形态。

    如果说共享经济当下凸显的矛盾是由于社会价值未必直接转化为了经济效益,那么2019年新经济的下一个风口又在何处?在论坛上,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陈宪教授在发表以《新经济、新动能、新趋势》为题的分享时表示新旧动能的转换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

    “新经济是以科技、大数据、万物互联、智能无处不在为特征的一种经济。”陈宪认为,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中国经济转型要靠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而‘双创’和创新生态决定着新动能的形成”。

    对于新趋势,陈宪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有三方面:一是顺应技术和产业革命大势,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二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三是顺应全球化的前行与治理,支持融入世界发展。”

    对此,EMBA校友、朱光亚战略科技平台公司总经理田广表示,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很多民企抱怨研发投入数额巨大却不产生效果,他认为,原因是创新能力才是企业的竞争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实际上,科研人才投资是一个巨大商机,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对接研发和成果转化。

    新技术实现换道超车

    新年伊始,“2019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预判”是一些财经学者与商业领袖热衷讨论的话题。在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潘英丽看来,现在世界形势处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

    她预测,中国经济将是一个长期趋缓的过程。“全球外部的不利因素将阻碍我国的出口增长;制造业、房地产、地方政府基建等重资产行业已面临产能过剩,将不太可能扩张;未来健康医疗、金融保险、教育文旅等消费服务业在突破市场准入、责任界定机制、人力资本投资、创新商业模式等瓶颈后会有大幅度的发展空间。”

    而在高科技领域,传统行业软件开发商弯道超车有无机会?作为一名IT行业的老兵,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海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今传统IT公司发展到现在也面临着诸多压力,会遇到战略转型和设计新的商业模式的问题。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IT企业需要进一步融合行业应用,逐步实现从一家项目软件公司、集成公司向产品型和平台级运营服务商“换道超车”。

    对于充满未知的2019年,学术界与企业界认为喜忧参半,在新年论坛上,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陈方若认为商学院的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中国管理教育事业的一次很重要的探索,“很高兴现在的老师们已经开始跨学科思考问题。”

    基于此,陈方若也首次就交大安泰的未来提出了十大愿景:“第一,建立一个海纳百川、互通有无的生态圈;第二,建立非常丰富的案例库;第三,提出有深度的系列行业报告、行业评论跟政策建议;第四,不仅有学科领域的大师,还将有行业大师;第五,是一个终身的学习平台;第六,开发行业定制的项目和课程;第七,探索别开生面的国际化战略;第八,形成安泰学派;第九,创立安泰品牌;第十,成为一所世界级的商学院。”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