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长三角铁路“计次票”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2025-11-27 23:37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梁傲男

    11月27日,长三角铁路首次推出15日有效期旅游计次票,包含“畅游沪宁杭”“名山胜水游”“水乡画卷游”三款产品。这一创新票务模式打破了传统线路和固定车次的限制,支持旅客在2段至10段行程间灵活组合,旅客无需反复购票。

    据了解,此次推出的计次票产品覆盖宁杭高铁、沪苏湖高铁、杭温高铁、杭黄高铁、沪宁城际等5条高铁线路的26座车站,采用“1次购买、分段乘坐、15天有效”的全新组合售卖模式,为旅客提供便利、优惠、自由的乘车体验。

    与传统票务相比,新产品显著提升了出行灵活性。旅客持旅游计次票产品出行将不限定具体车次,可选择乘坐任意停靠产品指定发到站区间的各等级动车组列车一等座、二等座。

    “这相当于为游客提供了一张可在长三角核心文旅圈随意搭乘的‘高铁月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这打破了传统票务固定车次、固定路线的束缚,旅客能“自定义”畅游长三角,适配“快旅慢游”的深度体验需求。

    在重构出行体验的同时,新产品也为游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以“水乡画卷游”产品中上海虹桥至仙居区间分段行程为例,分段购买一等座车票约需440元,而使用计次票仅需309元,优惠幅度近30%。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计次票这类创新供给的核心是通过提升时间灵活性和行程自由度,让游客感受到更丰富的体验,本质上是价值提升而非简单让利。此举通过优化交通出行供给,与培育文旅休闲消费的方向相契合,为激活冬季文旅淡季市场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陈礼腾认为,计次票直击淡季游客对价格敏感的心理,将潜在需求转化为消费行为,对拓展淡季文旅消费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1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到2030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铁路部门作为企业主体,此次主动优化供给结构,以创新供给激活存量市场,正是响应了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的政策导向。

    随着计次票上线,沿线景点也已同步推出冬季特色活动与优惠套餐,形成“交通—旅游”消费链条的闭环。以“水乡画卷游”关键组成区段的杭温高铁为例,其开通一年已运送旅客超1600万人次。随着此次计次票的推出,预计将为沿线仙居、横店等景区带来新一轮客流高峰。

    郭涛表示,铁路票务创新串联沿线26座车站文旅资源,推动“铁路+旅游+餐饮+住宿”跨界融合,形成消费乘数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增长。这种基于消费场景的产品创新,证明优化供给设计、提升服务效率可有效打通消费堵点,为交通、零售等其他领域供给升级提供可复制经验。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冬季文旅体验,朱克力认为,需要从场景创新和文化挖掘两方面入手。比如,结合长三角水乡资源,开发冬季限定的夜间游船项目,搭配灯光秀和非遗表演,让游客在寒冷季节也能沉浸在独特的氛围中。同时,深度挖掘冬季民俗文化,比如联合沿线城市推出“年味体验周”,将高铁行程与地方传统手工艺制作、冬季特色美食体验结合,让交通“引流”真正变成消费“留量”。

    交通的“快”与文旅的“慢”相结合,固定的线路变为自由的网络。在业内人士看来,长三角铁路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更加灵活的出行选择,也为冬季旅游市场的“淡季不淡”提供了现实可能,成为优化供给结构、促进消费升级的生动实践。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