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昱丞
9月8日至9月11日,2024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举办。展会上,深圳“超充之城”建设成果发布。
数据显示,深圳已累计建成超充站550座,V2G(车网互动)站145座,充电设施达374000个。与此同时,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超充站数量超过加油站、充电枪数量超加油枪数量的“双超”城市,超充站数量达到加油站数量的2倍,基本实现“一公里超充出行圈”。
“深圳超充站数量超过加油站,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彰显了深圳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体现了其支持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作为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深圳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率达到100%,公共交通领域电动化水平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深圳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份,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426.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108.0万辆,占比超四分之一。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0.9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到72.6%,其中6月份当月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77.4%,意味着深圳每100辆新上牌的汽车中约有77辆是新能源汽车,创历史单月最高。
这一渗透率大幅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全国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45.3%,零售渗透率为48.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深圳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高,这直接推动了超充站需求的增长。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渗透率的提升,反过来促进了超充站的进一步建设和优化。
而在政策层面,深圳也早早进行了顶层设计,擘画了“超充之城”的建设路线图。
深圳2023年10月份发布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中提出,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公共充电桩车桩比、超充桩占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24年底,建成技术全球领先、场景多元覆盖的超充设施服务体系,推进“电力充储放一张网”电力需求调配互动机制日趋成熟,加快形成企业、技术、场景等生态优势,树立“深圳超充”品牌形象。
另外,今年3月份,深圳出台了全国首个超充设备分级评价和超级充电站设计地方标准,在行业内率先提出“超级充电设备”“全液冷超充设备”等术语定义,并明确超充设备单枪额定功率不低于480kW,4月1日起实施。
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73万辆,集聚超2.4万家新能源和数字能源企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要素不断聚集、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深圳企业在超充设备市场的竞争力走在前列。
例如华为推出全液冷超充,可实现“一秒一公里”,最大输出功率达600kW,能够实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极速充电体验。另外数据显示,在充电设备制造领域,深圳的英飞源、永联等11家企业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50%。
“深圳在新能源整车、充电设施、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为超充站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产业链保障。”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深圳在建设超充站时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这为其他城市在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时提供了思路。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