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丽
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格局再度发生变化。
10月27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发布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705万台,同比下降6.3%。然而随着新一轮换机周期逐渐开始,在各品牌竞争力十足的新产品集中上市以及年终电商平台的促销推动之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来拐点,实现近10个季度的首次反弹。
从厂商在国内手机市场份额排名变化来看,相较上个季度,今年第三季度,荣耀赶超OPPO重新夺回国内市场“首位”的宝座,苹果排名上升一名位居第三,vivo排名下滑位居第四。华为的市场份额虽未公布,但实现了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成为再度打破局面的最大“变量”。
“随着国内手机厂商竞争加剧,叠加苹果新机销售效应释放及华为手机的‘强势回归’,当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再度悄然生变。进入第四季度,手机品牌厂商都积极备战,以期在年底前实现强劲的销售业绩,从而提升全年的整体表现并为明年的新品上市做足准备。随着市场逐步明朗,目前手机市场厂商备货意愿较强。”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汪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竞争格局再变
根据IDC数据,从2023年中国第三季度五大智能手机厂商市场出货量表现来看,荣耀以19.3%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市场第一的位置。OPPO以16.2%的份额排名第二。苹果位居第三,市场份额为16.2%。排名第四和第五位的国内手机厂商为vivo、小米,其市场份额分别为15.7%、13.5%。
反观第二季度,根据IDC数据,OPPO以17.7%市场份额位居首位,vivo以17.2%份额位居第二,荣耀、苹果、小米紧随其后,市场份额分别为16.4%、15.3%、13.1%。
相较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再度重新洗牌。荣耀重新夺回国内市场“首位”的宝座,OPPO被荣耀赶超,vivo排名下滑两名,苹果上升一名,小米排位未变动。
虽然IDC未公布华为在第三季度的具体数据,但IDC分析师表示,从华为在国内手机出货量表现来看,其保持了强势增长的势头。另据IDC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华为实现了76.1%的同比大幅增长,市场份额为13%。同时,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数据,得益于新推出的Mate 60系列,华为第三季度手机销量同比增长37%。
“从手机厂商出货量来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再度被打乱,头部企业之间市场份额相差不大,但均被竞争对手步步紧逼,竞争日益激烈,处于此消彼长关系。而随着华为的加速回归,市场整体呈现出的‘VO荣米’格局将或被打破。”周爰咨询合伙人杨思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华为于今年8月份发售了Mate 60 Pro,并引发市场抢购,也带动了华为手机销量的大幅上涨。为此,华为还一度调高了明年的出货量目标。近日,接近华为的人士透露,华为将智能手机2024年出货量目标定为6000万台至7000万台。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也于近日表示,华为手机2023年出货量将同比增长约65%至3800万部。展望2024年,华为手机出货量或将至少达到6000万部。
“华为目前正在提升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华为借助Mate60强势回归,打乱头部市场竞争格局。如明年华为新机可以延续强劲复苏趋势,则有望在国内市场击败苹果等厂商。当然,华为能否在手机出货量上保持增速,则主要取决于自身创新和自主研发力度,包括能否推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产品和服务。”杨思亮认为。
手机市场复苏迹象愈发显著
从手机消费市场表现及多机构近日发布的报告来看,国内手机市场复苏迹象越发明朗。
Counterpoint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3%,同比降幅收窄,表明手机市场可能已经见底。根据调研机构BCI周度数据,自2023年第32周(7月31日-8月6日),中国手机周度出货量同比增速开始由负转正,国内手机(不包括苹果)销量已连续8周同比正增长,出现回暖迹象。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对手机市场复苏信号渐强判断的依旧主要有两个。“目前,国内外智能手机市场降幅都缩窄至个位数,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在探底回升的路上;智能手机厂商库存基本探底,部分缓解了供应链厂商的经营压力,特别是华为供应链厂商的业绩有望迎来持续上涨。”
随着市场逐步复苏及消费旺季来临,今年第四季度,手机各品牌厂商也均在积极备货,并带动产业链生产热情上涨。国信证券研报称,据产业链跟踪,消费电子行业备货旺季已拉开序幕,手机面板、存储、模组等细分行业数据全面升温。基于终端补库存需求的体现,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电子产业链延续第二季度以来的弱复苏趋势,第四季度出货展望则更加积极。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