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勇
12月8日,一箱由中通快递承运的爱媛橙从四川省眉山市多悦镇正山口村发出寄往陕西西安,这也成为我国今年的第1000亿单快递包裹。据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超1000亿件,这也标志着我国快递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无到有42年沧桑巨变
如果算上古时候的驿站,我国快递业的历史可以向前追溯到2000年前甚至更早,不过,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快递业务却始于1980年中国邮政开办国际特快专递业务,这也开创了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先河。4年后,中国邮政又开通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快递逐渐进入普通大众视野。
在80年代发展初期,世界各大快递公司也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DHL、UPS、FedEx等企业纷纷建立合资公司或通过业务代理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到了90年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催生的快递业务需求也吸引了民营企业目光。1993年申通快递和顺丰速递分别在浙江省和广东省成立,但由于当时民营企业无法获得营业牌照,彼时还被称为“黑快递”。不过,随后的数年里,天天快递、韵达快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等一系列民营企业也相继成立。
2007年,为更好地摸清行业发展情况,我国还首次对快递行业大规模进行了一次统计调查,并于2007年6月29日正式公布了历时四个多月完成的调查结果。信息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当时共有经营快递业务的法人企业2422个,快递服务从业人员22.7万人。其中2006年全年完成业务量10.6亿件,实现业务收入299.7亿元。
2007年发布的快递业调查数据也是我国首次对快递行业进行的全方位扫描,自此国家邮政局每年都会对上一年的快递行业运行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009年,新修订的《邮政法》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获得快递牌照的民营企业正式转正。当年的11月11日,淘宝网首推网上促销,自此,“双11”成为国人重要的网上购物节,在此推动下,电商网购越来越盛行,也为快递行业发展加上了更猛烈的一把火。
国家邮政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十几年来,我国快递服务企业年业务完成量已由2006年的10.6亿件增长到2020年的833.6亿件,业务收入额由2006年的299.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795.4亿元。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
支持经济发展服务百姓民生
千亿件的达成,无疑将是我国快递业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快递服务企业已累计完成业务收入8339.8亿元,其中8月份和9月份的单月收入都超过了900亿元。照此推算,我国今年快递业务收入极可能超越1万亿元。
“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快递支撑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农产品销售额、制造业产值和跨境电商销售额再创新高。8家快递企业成功上市,形成3家年业务量超100亿件、收入规模超1000亿元的品牌快递集团。”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在12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快递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服务网络加速向村一级延伸,日均服务用户近7亿人次,年新增就业保持在20万人以上。重点地区间快递服务全程时限缩短到58小时左右,有效申诉率不断下降。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与行业结合更加紧密,“小黄人”、无人机、智能仓广泛应用,基本实现了服务功能多元化、寄递服务快捷化、内部作业自动化和生产组织信息化。行业陆海空综合运输体系更加健全,高铁快递稳定运行,专用货机增加到126架。快递绿色包装治理不断深入,快递电子运单、循环中转袋基本实现全覆盖。
“快递行业的突飞猛进,折射出的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众消费领域呈现的澎湃活力。”新热点财富创始人李鹏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不断增强,人民消费能力越来越高。通过在技术和服务方面的不断投入,快递行业在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和服务百姓民生等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李鹏岩进一步表示:“如网购电商等业务给快递行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的同时,快递行业投递范围、投递速度、服务质量的不断改善,也提升了人们的消费体验,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网购业务的发展。此外,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越来越便捷的快递网络让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更为顺畅,也有效带动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进一步活跃了经济。”
行业发展格局不断变化
看到如今便捷的服务,你也可能想不到,首次调查时,2006年快递全行业共拥有揽收、派送等用途的汽车数量只有3.2万辆,摩托车1.8万辆。而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快递全行业拥有国内快递专用货机124架,拥有汽车35万辆,其中快递服务汽车25.4万辆。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行业内的专用货机已经达到126架。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2006年以来的这段时期无疑也是我国快递市场高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从2006年到2020年,我国快递市场的业务量增长了近79倍,业务收入规模增长了近30倍。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拥有快递服务营业网点22.4万处,其中设在农村的7.1万处,年人均快递使用量为59件。一个连接城乡、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快递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成。
对于目前的快递行业,李鹏岩认为除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一系列积极变化也正在呈现,一方面行业内的投融资一直活跃,行业内企业不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一方面,“价格战”趋于结束或放缓,企业开始谋求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竞争和比拼。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历年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测算,自2006年至2020年,除2007有小幅增长外,我国快递业务的单票收入都是持续下降的,其中2006年为28.27元/件,2020年下降到10.55元/件,今年前十个月,平均为9.62元/件。李鹏岩认为单票收的下降很大一个方面是行业企业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的,同时也有“价格战”方面的因素影响。
记者注意到,一段时间内,“价格战”成为快递行业实现市场整合和集中度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式,不过随着成本下降空间越来越小以及中小快递企业基本出清,“价格战”效果已经非常有限。国家邮政局从2013年开始公布的行业集中度CR8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价格战”已经无法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在2019年达到82.5后,行业集中度连续下降,今年前十个月的CR8数据是80.8。
“‘价格战’早就不是市场改进的结果了。”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当企业自身的成本和潜能不断被挖掘殆尽之后,整个市场再想实现帕累托改进就变得越来越困难,最终就是想方设法让快递网点和快递员来承担不断降低的价格,开成恶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心关爱快递小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家邮政局等七部门今年还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相关企业也积极落实,通过调整末端派费、优化考核事项等措施,保障快递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对于行业内的恶性竞争,随着行业监管部门对市场的治理和引导,今年三季度以来快递单价也出现环比上升,其中,同城业务已从7月的5.4元/单上升至9月的5.7元/单,异地业务从7月的5.5元/单上升至9月的5.6元/单,国际/港澳台从7月的61.7元/单上升至9月的63.2元/单。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等上市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在7月份创出新低后,近几个月来,各家公司的单票收入也持续出现上涨。
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邮政快递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陈凯表示,千亿目标的达成,对行业加快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意义重大,进一步坚定了行业服务新发展格局的信心,夯实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创造了实现更高水平治理的条件。
李鹏岩认为,“价格战”休兵后,如何进行竞争,看的就是企业的软、硬实力,拼的就是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平安证券认为随着政府层面对快递行业健康发展的关注,极端低价竞争局面已经结束,预计快递行业有望从低价竞争阶段转向综合品质竞争,进入注重服务质量和综合物流能力的竞争阶段。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快递行业投融资一直活跃。圆通速递就刚刚完成了一笔定增,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多功能网络枢纽中心建设、运能网络提升和信息系统及数据能力提升等多个项目。公司称募投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公司的综合服务能力。
“快递企业已经不会再用单纯的‘价格战’来以本伤人,试图驱逐实力接近的友商离场了。”看懂经济平台行业专家张书乐认为快递业一直在试图破解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带来的成本压力,真正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达成技术革命,在人力密集型依然不可逆的前提下,再一次用技术手段扁平化渠道、降低成本,形成局部优势。
在12月8日的发布会上,陈凯还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邮政快递业将不断丰富发展的内涵和核心要义,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优,全力践行行业的担当使命,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编辑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