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探访北京昌平首座加氢站:冬奥配套工程 目前尚不对外开放

2021-08-20 00:48  来源:证券日报 向炎涛 贺王娟

    本报记者 向炎涛 见习记者 贺王娟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氢能发展迈入快车道。当前,北京、河北等多地发布了“十四五”期间氢能产业发展相关方案。

    8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2023年前,推广加氢站及加油加氢合建站等灵活建设模式,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探索更大规模加氢站建设的商业模式,力争完成新增37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氢能的技术突破以及产业布局还处于较为初始的阶段,尽管氢能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但是大规模的应用仍有待发展。而氢能产业链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落后都会影响到相关企业利益。氢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但更重要的是政策要落到实处。

    8月15日,福田汽车与中国石油合作建设的首座加氢站投入运营,这是北京昌平区首座加氢站。据介绍,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福田加氢站将有力保障冬奥会氢燃料供应。

    8月18日,《证券日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的福田加氢站。由于没有明显的氢气站指示牌,记者几经周折才了解到,该氢气站位于福田汽车厂的内部,目前并未对外开放。

    福田加氢站所在园区保安告诉记者,该园区基本不对外开放,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原因,目前所有进入园区的车辆或人员都需要报备有通行证才能进入,里面的氢气站主要供福田汽车内部车辆使用。

    记者注意到,在福田汽车厂的不远处有一座中石化加油站,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过来加油的车主要还是以加汽油、柴油为主,也会有新能源车主向他们咨询新能源充电的事儿,但鲜少有人谈论氢燃料汽车。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加油站附近的车主,他们均表示对于氢燃料汽车了解不多,对于附近的加氢站也不清楚。

    而据福田汽车方面介绍,福田加氢站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设计规模500公斤/12小时,加注能力600公斤/天,可加注氢燃料电池客车50台-60台。

    记者从有关人士了解到,昌平的福田加氢站主要服务于冬奥会,保证冬奥会氢燃料的供应,福田希望将这一加氢站打造成标杆,未来还会有更多加氢站布局。

    据了解,福田汽车在氢能方面的研究布局比较早,尤其在商用车领域的氢能技术比较超前。早在2006年,福田汽车就开始研究氢燃料客车相关技术。2008年,福田欧辉第一代氢燃料电池客车曾服务北京奥运会。2016年以来,至2021年7月份,福田累计销售氢燃料电池客车621台,货车40台。目前福田汽车氢燃料电池产品在重卡、轻卡、客车方面都有布局,都在全力推进。

    “从技术路线来看,氢燃料比纯电动要环保,但是成本会高一些。如果国家大力推动,成本就会慢慢降下来。”上述有关人士表示。

    各地氢能产业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氢能项目大上快上,但在业内看来,当前氢能产业仍处在初始阶段,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从概念上来说,氢能是清洁能源,在未来肯定有很大的空间。但是这个过程中有几个问题,第一是成本,目前氢能的生产、运输、存储等整个产业链条的成本还比较高。相信未来成本会降低,但需要时间过程,如果要有突破,就需要通过政策撬动,配置相关资源;此外,氢能也是危险源,其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储能、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管理进步,而目前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很多还掌握在国外手中,需要时间突破。”一位能源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氢能在应用端目前数量还太少,对于很多地方承诺建设的加氢站,下游卡车是否能配备到位,补贴政策能否落实到位?这些都是考验。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在应用端氢能主要应用在氢燃料重卡和客车,但货车数量更大。未来在货车领域,可能会是氢能和电能赛跑,看谁发展得更快。氢能源乘用车目前几乎没有,一辆氢燃料重卡售价在一百七八十万元,其中有不少补贴。氢能源轿车价格太高,难以有市场,除非未来技术发展成本降下来。而在技术方面,目前还是刚刚发展的阶段,但未来氢燃料电池很可能产生宁德时代这样的龙头企业,因为中国市场太大了。

    一位在某中部省份投资氢能的企业相关人士向记者抱怨:“当前氢能的发展非常依赖产业政策的推进,比如当时投资时,当地承诺配套一定数量的氢能公交车订单,但迟迟没有落地,所以推进得很慢,难以形成收入。”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京在氢能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同时也有扩大氢能产业的基础,与此同时作为清洁能源,氢能在北京的消费需求也具有很大支撑。

    在厦门大学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看来,从技术创新方面看,北京在氢能产业链规划等方面会走在全国的前面,发展氢能产业更多的是需要在技术创新方面和应用端投入。从消费端来看,北京的氢能应用或会集中在一些公共交通领域。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