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一鸣
17659.60亿元!截至6月24日,沪深两融余额创2015年7月7日以来新高,其中融资余额16129.12亿元、融券余额1530.48亿元,同时两融余额较6月16日增长321.99亿元,实现六连升。
“两融规模一向被视为投资者情绪晴雨表”,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融余额的增长显示出增量资金的入场抢筹动作,反映市场的活跃度不断提升。可以看出,近几个交易日沪指出现恢复性上涨,一些重点行业备受市场关注,无论是权重股还是题材股形成良好的赚钱效应。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孙恩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两融余额的持续增长,体现出市场做多情绪高涨,但需要注意两融资金对市场没有领先性,只是跟市场具有同步性。近期两融资金持续增长,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以及外资流入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导致。
行业分布方面,6月18日以来截至6月24日,在申万一级的28个行业中,有16个行业被融资客净买入。其中,电子、化工、机械设备等三类行业颇受融资客青睐,期间净买入金额分别为74.64亿元、21.47亿元、19.23亿元。
陈雳认为,电子行业主要受科技的发展推动,化工行业受原材料涨价及利润增长预期推动,机械行业则受益于成本端原料采购下降以及基建开工订单的推动。目前三类行业的相关个股也迎来了明显反弹行情,从而带动了融资融券交易的活跃度。
海浦投资市场总监王宝仪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电子行业景气度较高,中报业绩预期较好,受到市场广泛认可。背后资金流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海外疫情影响叠加5G、新能源车产业链需求高速扩张,导致半导体供需失衡,因此各大企业积极扩产,半导体企业景气度以及业绩预期较为确定。二是受苹果iphone13发布消息影响,5G应用带来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成长预期。三是消费电子板块前期深度调整,估值水平较低,有资金配置价值。
杠杆资金由于对风险和收益有一定的“放大效应”,从而受到市场所关注。业界认为,从全球资本的流动来看,目前各路资金流入到A股的态势明显。一方面,因为我国经济增长比较稳定。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股市和债市先后纳入国际相关指数体系,各路资金加快配置中国优质资产。
展望后市,东莞证券分析师费小平表示,一是经济增长以及企业盈利仍是市场行情上涨的关键因素,叠加一些大盘蓝筹股估值较为合理,奠定大盘相对稳定基础。二是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提升与资本市场财富配置潜力持续增加双推进,对市场形成一定的积极作用。市场中期上行趋势并未改变,预计将充分蓄势后逐步拾级而上,特别是在中报业绩披露前后市场的活跃度仍有提升空间,有望带动市场进一步企稳反弹。
(编辑 张明富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