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钊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集中发布多份汽车召回公告,法拉利、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宝马、斯泰兰蒂斯等车企宣布召回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从保险丝盒短路到组合仪表黑屏,从螺旋弹簧强度不足到高压系统误关闭,各类安全隐患直指车辆行驶核心安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悉,车企将通过免费检修、程序升级、部件更换等方式消除隐患。相关召回行动再次凸显了我国汽车缺陷召回机制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筑牢道路安全防线中的关键作用。
聚焦细节问题
排除安全隐患
从本次召回涉及车型的安全隐患来看,既有硬件制造环节的疏漏,也有软件程序设计的缺陷,涉及车辆制动、行驶稳定、信息显示、电气安全等多个核心领域。
宝马品牌的召回聚焦电气安全与高压系统风险,召回车辆总数超23万辆。其一是部分进口5系、国产X5和5系汽车,因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未按规格生产,导致接线柱与线束端子连接松动、电阻异常增大,极端情况可能引发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车企将通过检查并更换起动器发电机、维修或更换相关电缆消除隐患。其二是宝马i系列纯电动车型的大规模召回,涵盖进口i4、i5、i7、iX以及国产i3、i5、iX1、iX3等车型。这些车辆因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在特定工况下高压系统可能误关闭,导致驱动单元失去动力,直接增加碰撞风险。通过免费软件升级,可优化监测逻辑,避免系统误动作。
合资品牌丰田的召回涉及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两大体系,隐患主要是软件程序与硬件制造等方面问题。其中,广汽丰田的召回涉及全新第九代凯美瑞、雷凌、凌尚、锋兰达四款车型,总量超9万辆。一部分车辆因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在启动初期可能出现仪表黑屏,导致车速、警告灯等关键驾驶信息无法显示。针对这一问题,车企将通过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解决。另一部分车辆由于制造过程中热处理不当,致使前悬架的螺旋弹簧强度不足。车企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检查螺旋弹簧生产批次,对不良批次的螺旋弹簧进行免费更换,以消除安全隐患。一汽丰田的亚洲龙、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等国产车型,以及雷克萨斯LM系列、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等进口车型也因组合仪表程序问题被召回,总量超9.6万辆,解决方案与广汽丰田类似,对非PHEV车型升级程序,对PHEV车型视检查结果升级或更换仪表。
此外,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召回的3339辆进口全新大切诺基4xe存在空调系统的安全关联隐患。超豪华品牌法拉利宣布召回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期间生产的381辆进口Purosangue汽车,其保险丝盒电源正极与乘客侧脚踏板支架可能发生接触,进而导致保险丝盒内部短路。
健全召回机制
畅通沟通渠道
此次多家车企集中启动召回并非偶然事件,而是我国汽车缺陷召回制度体系持续完善、高效运行的具体体现。从法规依据到执行落地,从车企响应到监管监督,一套全链条的安全保障机制正在筑牢消费者出行安全的“防护网”。
法规先行是召回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本次所有召回行动均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开展,这两部法规明确了缺陷汽车产品的定义、召回程序、车企责任及监管要求,为召回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撑。
在具体执行环节,车企的响应速度与解决方案的针对性成为关键。从公告内容看,各车企均已完成召回计划备案,并明确了召回起止时间、涉及车辆范围、隐患原因及解决措施。解决方案上,车企均承诺免费服务,包括安装隔板、升级程序、更换部件等,直接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避免因费用问题导致车主放弃召回,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车主通知与信息查询渠道的畅通,是召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各车企通过挂号信等方式直接通知相关车主,确保精准触达;同时公布官方热线,方便车主咨询详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则通过召回中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提供统一信息平台,车主可查询召回范围、反映缺陷线索。这种透明化的信息公开机制,既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强化了社会监督,推动召回工作落到实处。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消费者而言,召回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够及时消除车辆潜在风险,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对车企而言,主动召回虽短期内可能产生成本压力,但长远来看,是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品牌信誉的必然选择。
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车辆的电子电气架构日益复杂,“软件定义汽车”的特征愈发明显,这既带来了产品创新,也增加了潜在风险点,如本次召回中频繁出现的程序设定问题、高压系统监测问题等。在此背景下,召回机制也需与时俱进,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领域的监管适配,完善缺陷线索收集、风险评估、召回效果评估等全流程管理,让制度防线始终跟上产业发展步伐。
“此次多家车企集中召回,是我国汽车缺陷召回机制高效运行的生动实践。随着制度的持续完善与车企责任意识的增强,汽车产业也将在安全与创新的平衡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