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热点关注 > 正文

停产?涨价?汽车行业遇“缺芯”,国产芯片的机会来了(附股)

2020-12-09 09:0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一则“大众因芯片短缺停产”的消息近日席卷了整个汽车圈。

    随后,大众中国回应称,虽然芯片供应受到影响,但情况并没有传闻中严重,目前正在寻求解决办法。

    无独有偶,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博世集团也相继发出预警,由于全球范围的汽车芯片的短缺,可能会影响汽车生产,相关影响可能持续6-9个月左右。

    芯片供应严重短缺,汽车产业受波及

    今年以来,芯片需求处于高景气,但由于晶圆产能受限,行业已经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各大厂商纷纷提价。

    上述的芯片短缺也影响到了汽车领域,电子稳定程序系统(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等模块受影响。

    尽管多家车企称目前汽车的交付与销售没有受到影响。但是,短期内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难以解决,给整个汽车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大众汽车在上周表示,新冠疫情使得全球汽车电子元件所需的一些芯片供应受到影响,这令中国整体的汽车生产可能面临中断威胁。“由于中国市场的全面复苏导致需求上升,情况正在变得更加严重。”

    大陆集团表示,目前芯片供应紧缺的严峻形势将一直到2021年。正在与多家供应商保持非常密切的沟通和协调,一些供应商已经开始调整产能。但是半导体的供应链很长,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最终实现产能的增加。

    恩智浦、瑞萨电子等半导体制造商也在近日传出了涨价消息,以应对材料成本的大幅增长和芯片的严重短缺状况。

    “缺芯”或将加速自主替代的趋势

    万联证券表示,12月开始,多家车企开始陆续停产,主要是因为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尤其是高端半导体芯片。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实现汽车信息感知及控制的前提,国内汽车芯片进口率高达95%,其中动力系统、底盘控制和ADAS等关键芯片均被国外巨头垄断,疫情影响海外芯片供应,短期部分车企产能或将受限,中长期更多的反映出国内汽车芯片亟需自主替代的趋势,有利于国内自主芯片企业及自主研发ADAS企业加速发展,建议重点关注。

    华西证券表示,只要配置了ESP等特定功能的各品牌车型都将遇到上游供应链问题,而相关配置率较高的车企,所受影响可能较大。

    当前芯片产能不足引发的整车厂生产承压,其原因分三个层次:

    车企对全年车市景气度回升的估计不足,导致需提早半年至一年做产能规划的晶圆芯片上游企业无法及时调整增加产能,这是直接原因。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使整车对主控芯片及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快速增长,同时消费电子、工业、通信等其他领域也伴随5G的应用普及,不断向智能化发展,也产生了大量对相关芯片的需求,挤占了车规芯片的产能空间。国内企业还需要逐渐进入并掌握芯片晶圆供应链关键环节,以增加全球芯片晶圆产能分配时的话语权,匹配国内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另外,整车停线本身也反映出下游需求旺盛。长期看好:

    整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将长期快速发展,在电池、电机、电控核心部件领域,以及以自动驾驶的发展为主线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比亚迪为代表,不单掌握三电核心部件,并且还掌握IGBT、MCU等芯片设计制造能力的自主车企。地平线为代表的芯片设计初创企业。

202572712.jpg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