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风格向价值投资倾斜以及2017年中报的持续披露,近一段时间业绩成为场内资金布局的主要逻辑,在此背景下,良好的业绩表现无疑成为上述711只强势股所具备共性。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昨日,在上述711家近3个交易日股价处于120日均线之上的公司中,共有65家公司已披露今年中报业绩,其中,有61家公司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达到94%,包括山东钢铁、山东海化、超华科技、西山煤电、滨化股份、凌钢股份、力源信息、诺德股份、恒通科技、金晶科技等在内的24家公司本期业绩均实现同比翻番。
从业绩预告的角度来看,截至昨日,除已披露中报的65家公司外,上述711家公司中还有387家公司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有331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高达85.53%。其中,有29家公司预计本期实现净利润将同比增长超过10倍,华新水泥、冀中能源、锡业股份、首钢股份、卫星石化、方大炭素、中核钛白、潞安环能、陕西煤业、氯碱化工等10家公司均预计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最大增幅均超过20倍,业绩有望实现突出表现。
此外,还有41家公司预计今年报业绩将实现同比扭亏,其中,京东方A、中远海控(18.5亿元)、中联重科、*ST华菱等4家公司本期有望在实现扭亏的同时,实现净利润达到10亿元及以上,此外,中集集团(9亿元)、沧州大化(6.56亿元)、坚瑞沃能(5.52亿元)、兰花科创(5.2亿元)、昊华能源(4.8亿元)、红阳能源(4.5亿元)、诚志股份(4.2亿元)、*ST郑煤(4亿元)、东方电气(3.7亿元)等公司也有望在今年中报业绩实现同比扭亏的情况下,实现盈利3亿元以上。
通过梳理发现,上述业绩表现出色的强势股普遍为周期类标的。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以及宏观经济增速企稳的背景下,周期类行业供需结构得到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事实上,尽管近期相关周期类个股已实现不俗涨幅,但随着高景气度的持续,相关上市公司估值后市仍存在向上修复空间,并有较大概率实现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截至昨日,两市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为18.49倍(TTM,整体法),在上述711只个股中,有119只个股最新动态市盈率低于该水平,其中,有22只个股最新动态市盈率更是不足10倍,除14只银行股外,其余8只低估值标的股分别为:华联控股(6.52倍)、金地集团(7.80倍)、商业城(8.31倍)、世茂股份(8.95倍)、保利地产(9.24倍)、东湖高新(9.48倍)、山东高速(9.71倍)、中国建筑(9.79倍)。
华联控股较为典型,该股最新动态市盈率为6.52倍,据公司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02000万元-106000万元,有望实现同比翻番,业绩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结转的房地产销售收入大幅增加,同时,公司参股的远东石化破产投资损失抵扣本期所得税,导致公司本期业绩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