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7月8日是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强化雇主责任险保障功能 保护中小企业及劳动者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促进雇主责任险更好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强化中小企业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指引》(简称《指引》),同时发布六个涉雇主责任险典型案例。
雇主责任险是以雇员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遭遇意外或患上职业病,依照法律规定应由雇主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财产保险,其保障对象是各类企业雇主,同时也间接保障雇员因工作受到的损害能及时获赔。
雇主责任险对促进中小企业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宋毅表示,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风险分担层面,有效分散企业经营中的用工风险,二是在成本管控层面,帮助企业规避重大经济损失,三是在可持续发展层面,为企业提供稳定经营环境。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吴晓璐/摄
雇主责任保险纠纷
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北京金融法院梳理了90余件涉雇主责任保险案件,总结此类保险产品购买、履约过程中易发纠纷的重点环节,对司法实践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法律适用问题提炼形成裁判观点。
据记者了解,雇主责任保险纠纷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涵盖生产制造、服务保障、特殊用工及新业态等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加工、安保服务、物业管理、物流运输、劳务派遣、工程建设,以及外卖、快递等新兴业态。
为帮助保险公司、雇主和雇员更好地理解、运用雇主责任险,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更好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促进劳动者权益保护,北京金融法院立足保障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职能定位,面向广大中小企业、保险机构、劳动者等群体推出《指引》。
“雇主责任险作为转移雇主用工风险的重要工具,容易与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发生混淆。”宋毅表示,工伤保险系国家强制推行的社会保险,雇主责任险属于商业保险,是企业自主选择购买的补充保障。在工伤赔偿不足、需承担额外责任等特定情形下,雇主责任险可作为工伤保险的补充发挥作用。而意外伤害保险,则属于人身险,雇主为雇员投保后,只要发生意外事故,雇员都能按合同约定获赔,不以雇主对雇员负有赔偿责任为条件。
企业需注意三个要点
保险机构需提升服务质量
《指引》明确了各相关方在保险履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据宋毅介绍,在投保环节,企业需特别注意三个要点,首先要确保雇佣关系真实有效,如实申报员工岗位信息;其次要仔细研读保险条款,特别是保障范围和免责事项;最后在出险时要遵循“先赔偿、后理赔”的原则。
保险机构则需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优化产品设计、统一条款解释等措施,切实解决“投保易理赔难”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兴起,保险产品也在不断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灵活用工等新型用工模式。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雇主责任险意味着多一重保障。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员工应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并主动了解企业投保情况。在理赔过程中,若企业怠于履行责任,员工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需要提醒的是,任何虚假索赔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通过企业规范投保、保险机构优化服务、劳动者依法维权这三方协同,雇主责任险正在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北京金融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厉莉介绍6件涉雇主责任险纠纷的典型案例,既有明确应当履行提示和说明义务范围,指导保险机构规范经营的案例;也有明确保险机构不承担责任情形,引导企业规范投保的案例;更有明确此类案件管辖连接点,为当事人维权提供便利的案例。该批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引导保险机构规范经营,帮助企业和劳动者依法维权,体现了北京金融法院在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升纠纷解决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促进保险行业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编辑 何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