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证券要闻 > 正文

北向资金难成市场“风向标” 投资者更需把握好A股发展主线

2023-09-15 21:17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田鹏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流动情况持续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以9月15日为例,北向资金净卖出24.6亿元。盘后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五粮液、贵州茅台分别遭净卖出11.33亿元、5.98亿元、4.66亿元;中际旭创净买入额居首,金额为4.3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投资者将北向资金的流入流出视为外资看多看空A股的“风向标”,并据以进行投资决策。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表示,将北向资金作为市场“风向标”难免“以偏概全”,北向资金净买卖数据可能对市场造成一定扰动,请投资者理性看待北向资金短期流动。

    北向资金难以成为市场“风向标”

    2016年以来,外资对核心资产的偏好恰好与当时我国产业趋势形成共振,因此被认为是“聪明钱”,但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化,2020年以来,外资流入流出愈发呈现短期化趋势。

    历史数据显示,2021年基本是外资对A股影响力的高峰,最高时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曾达到5%,后续持续下滑,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外资持股市值总额大约为3万亿元。远不及国内公募基金约6万亿元的持股市值。

    “由此可见,北上资金行为对投资的指导意义可能有限。一方面,近年来其更多反映了短期经济预期和海外流动性的变化;另一方面,从定价权角度,外资影响力不如国内公募基金。”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另外,近年来,随着沪深港通机制的推出和发展,境外投资者通过沪深股通参与境内A股市场的程度不断提高,但相较于A股市场整体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测算,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成交金额仅占A股总成交金额的6%左右,北向资金持股仅占A股总市值的3%左右。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对记者表示,从外资投资A股的渠道看,既可以通过沪深股通,也可以通过QFII,北向资金交易信息仅代表了一部分外资流动情况,并不能完整展现外资交易全貌;从资金构成来看,北向资金的构成较为复杂,既有长线配置型和短线交易型资金,亦有主动管理型及被动跟踪型资金,因此投资者从北向资金交易信息中并不能判断具体是哪类资金流入,哪类资金流出,对于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而言,反而可能造成一定扰动。

    此外,有市场人士表示,北向资金难以准确反映A股市场的运行态势。比如今年7月5日,上证指数和深成指分别上涨1.31%和1.02%,但沪深股通合计卖出28.77亿元,依赖外资交易数据形成投资决策,可能造成误判。

    A股市场发展仍立足国内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立足点主要在国内。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稳步落地,A股市场为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硬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创业板、科创板等板块成为高成长优质企业上市聚集地,也为境内投资者带来丰富的可投资标的。

    从今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半年报来看,A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向好趋势明显,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展示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股票表现亮眼的同时,优质蓝筹公司估值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传媒、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再添百亿元级公司。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仍保持领先,资本市场也将进一步发挥枢纽作用,优化配置市场资源,助力形成反映高质量发展的优质上市公司群体,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势,不会受到短期北向资金流动等外部因素所影响和改变。

    综上,对外开放是现代资本市场的内在要求。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止。面对日益开放,信息复杂交织的市场环境,投资者更需理性看待北向资金流动等外部因素,把握好A股市场发展主线。

(编辑 袁元)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