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食品频道 > 食品行业 > 正文

奈雪的茶冲刺“新式茶饮第一股”背后:净利润率下滑至0.2%

2021-02-18 16:23  来源:证券日报网 许洁 王君

    本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王君

    新式茶饮行业再次引发业内关注,这次的主角是奈雪的茶。

    此前多次对上市传闻“不予置评”的奈雪的茶,终于在2021年的除夕夜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正式冲刺“新式茶饮第一股”。

    原料成本逐年攀升

    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个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9亿元(人民币,下同)、25亿元、21.1亿元。其中,2020年受疫情影响,线下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前9个月营收同比增长呈现大幅放缓趋势。

    盈利方面,奈雪的茶2018年、2019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亏损分别为5658万元、1173.5万元。

    对于亏损,奈雪的茶相关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奈雪已经通过打造和优化智能店员调度系统、数字化店内库存管理系统,以实现原材料自动订货补货、员工自动排班等门店运营自动化,以及操作动线、茶饮制作标准流程等精细化运营,在降低操作难度和运营成本的同时,确保产品品质和口感的稳定统一。并称奈雪的茶未来会持续深耕数字化,以降低运营成本。

    不过,奈雪的茶认为,尽管其以往记录期间处于亏损状态,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0年前9个月,公司取得448.4万元净利润,奈雪的茶在招股书中称:“我们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反映我们在集团层面的运营效率提升,主要是由于我们继续加速扩张业务以取得可观的规模经济效益。”

    然而,对比2019年、2020年前9个月,其利润率由1%下滑到0.2%。

    在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看来,奈雪的茶盈利水平过于单薄。

    除了运营成本,招股书显示,原材料、员工成本、使用权资产折旧、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等成本居高不下是奈雪的茶利润率低的重要原因。奈雪的茶最高成本来自于食材原料,最高达到了38.4%,其中主要是鲜果茶原料,成本逐年攀升。奈雪的茶2018年全年、2019年全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及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产生材料成本占相关期间总营收的35.3%、36.6%、35.8%及38.4%。

    此外,依次是员工成本、使用权资产折旧、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2020年前9个月,此三项分别占比28.6%、12.1%、3.1%。

    未来可能继续亏损

    虽然亏损,奈雪的茶门店数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奈雪的茶长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营收快速增长、净利润率较低的背后,反映的是奈雪的茶高速扩张带来的隐患。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奈雪的茶分别开设179家、174家新店,相当于两天开一家。截至2020年9月底,奈雪的茶的茶饮店数量增至422家。其中,一线城市155间、新一线城市148间、二线城市98间、其他城市21间。

    门店数量扩张的背后,奈雪的茶每家门店的销售额和订单量却呈现下滑态势。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个月,奈雪的茶每间茶饮店平均每日销售额分别为30.7万元、27.7万元及20.1万元;每间门店平均每天的订单量也由2018年的716单降至2020年的465单。

    同店利润率也由2018年的24.9%降至2020年9月底的12.6%。

    对此,奈雪的茶表示,2020年2月,公司在中国有61%的店面暂时关闭7天以上。位于武汉的19家店在2020年1月底至2020年4月初暂停营业。在一段时间内,其他地区的店面也临时提供外卖或自提服务。

    不过,奈雪的茶在招股书中表示,2020年6月到9月这三个月时间,同店利润率已恢复至18.1%,逐渐走出了疫情的影响。

    奈雪的茶招股书进一步披露称,计划于2021年及2022年主要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分别开设约300间及350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其中约70%将规划为奈雪PRO茶饮店。“募集到的资金将在未来三年用于扩张公司的茶饮店网络并提高市场渗透率、提升供应链及渠道建设能力等方面。”

    同时,奈雪的茶提示风险称,未来的盈利能力将取决于多项因素,包括茶饮店的扩张及表现、竞争格局等,未来可能继续产生亏损。

    新式茶饮赛道拥挤

    “轻餐饮行业只能记住头部品牌,你做到老大、老二才能生存下来。”2017年,在广州出席一个创业大会时,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的丈夫赵林如是说。

    公开资料显示,奈雪的茶是一家现焙茶饮品牌店,隶属于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20岁-35岁年轻女性为主要客群,奈雪的茶创新打造了“茶饮+软欧包”的形式。

    据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是中国一家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品牌,专注于提供采用优质食材现制的优质茶饮。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奈雪的茶首先在中国使用新鲜水果制备现制茶饮并首先在中国创新提出现制茶饮搭配烘焙产品的概念,奈雪的茶饮包括鲜果茶、鲜奶茶及纯茶,并且还提供多种零售产品,如茶礼盒、零食及即饮茶饮料,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及偏好。

    尽管自2018年以来,奈雪的茶推出约60种季节性产品,平均每周推出约一款新茶饮以保持产品新鲜,但是奈雪的茶在招股书中提到的另一风险因素则是产品并非专有产品:“我们在竞争激烈且发展迅速的中国市场中经营业务并面临激烈的竞争。我们的产品并非专有产品,且我们无法阻止竞争对手复制我们的产品配方。”

    2018年,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与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在朋友圈就“创新与抄袭”问题正面相抗。彭心在朋友圈直接点名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怒怼”喜茶抄袭。

    但是随即,聂云宸在该条朋友圈底下也进行了直接的回复称:“创新”不是抢时间占位,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把所有世界上的水果或材料都拼凑起来先出了,然后指责以后的人都在“抄袭”自己,如果只是这样那创新真是太简单和幼稚了。

    事实上,除了喜茶这一劲敌,蜜雪冰城、茶颜悦色等品牌也正在蚕食新式茶饮市场。

    《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2020年底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预计到2021年会突破1100亿元。在此背景下,资本开始加速注入新式茶饮赛道。《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沪上阿姨、7分甜、乐乐茶均在2020年获得了融资。喜茶被指2020年完成了C轮融资。蜜雪冰城也被指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后估值200亿元。

    对此,奈雪的茶在招股书中进一步表示:“现制茶饮店竞争客户越来越多,部分竞争对手在中国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彼等为应对我们的扩张采取的任何竞争性措施均可能阻碍我们的发展,并对我们的销售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竞争加剧可能会降低我们的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并需要我们将来加大销售及营销力度以及资本投入,这可能会对我们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或迫使我们蒙受进一步损失。”

    “随着整个新中式茶饮消费人口基数的扩容,整个行业或允许更多的品牌进入,企业会对接自己相应的消费群体。”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奈雪的茶未来高速扩张跑马圈地的同时,还应该修炼内功,从而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编辑 乔川川)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