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民生杂谈 > 正文

当年靠勇气与魄力 如今需要智慧和眼力

2020-08-26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有人说,深圳是一个既没有本地人,也没有外地人的城市,因为“来了就是深圳人”。也正因此,长期以来,深圳不断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南下逐梦。这些逐梦者,成为深圳得以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多数来深建设者的感受中,包容、公平、自由的环境,是深圳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深圳最亲民的表现,而这些,都是深圳从改革开放中汲取的养分。

    深圳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还是改革开放的晴雨表。在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近些年,也有不少舆论指出深圳的改革锐气不复当年,创新力度也有所减弱。不可否认,当年引领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深圳,如今已经步入了改革的深水区。

    如今的深圳,多了两个重要的使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如何完成?如果说,当年深圳的改革凭借的是勇气和魄力,那么在今天,或许更需要改革的智慧和眼力。

    过去深圳改革开放的成就在于全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如今若要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就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继续改革创新。去年8月,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给深圳提出了“法治城市示范区”定位,强调“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这显然给了深圳更大的立法权和制度自由度。而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深圳大可用好特区立法权,在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比如税收优惠、市场制度设计等,加速推动创新创业生态圈的正循环,继续保持创新驱动标杆城市的地位。

    其次,深圳需要在空间扩容上继续发力。无论是房价高企,还是产业外迁,最根本的原因都是土地空间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虽然当前深圳无法在行政区划上作调整,但却可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对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的产业辐射和经济联系,比如打造产业转移阵地、城市飞地等,不仅可以缓解现有城市容量过大的压力,还可以打造经济圈,在实现多赢的格局中争取更大的发展筹码。

    最后,深圳还要在区域合作上继续做文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香港的牵引下,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城市群,但在珠三角新一轮发展中,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落地之后,作为珠三角东岸的中心城市,深圳更需要起到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珠三角城市之间资源统筹配置的能力,与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实现各个生产制造环节的分工合作,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共同体。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