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民生杂谈 > 正文

口罩啊口罩

2020-06-12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这些日子,我时常想起一个戴口罩的人,他叫李文亮。

    孙勇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口罩变成了日常生活必需品。

    出门步行、超市购物、公园闲逛,迎面走来的,是一张张戴口罩的脸。一些遛狗的细心人,也为狗戴上了口罩。由于口罩遮住了半张脸,人们和狗们的眼睛就更显得大而亮,眼睛们乌溜溜地转动着,彼此隔空相望,偶尔互相示意,更多的时候互相漠然。这情景有点无奈,也有点魔幻。

    长时间戴口罩,让人气闷。外出时,大人戴口罩也就罢了,那些身高两三尺、当大人小尾巴的幼童也要戴口罩,的确让人心疼。由于大人们的陋习,给世界招来了病毒,连带着让小孩子也受累,真是罪过。

    想想几个月前,一切都很正常。那时,人们可以自由地呼吸,用脸庞充分地感受日、月、风、雨和彼此的目光;除了在医院里,很少见到有人戴口罩。而现在,那原本正常的生活竟成了奢望。生活,从正常到不正常,就隔着一个叫新冠病毒的坏蛋。

    疫情刚发生时,口罩难求。医院里,与新冠病毒作战的一线医生们,即便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支援,口罩也不充裕,必须省着用。药店前,要么是排队买口罩的人群,要么是“口罩已售罄”的告示牌。那时,药店的口罩是限购的,每位顾客每次只能购买一包,大约10个口罩。为了买到口罩,搞关系、走后门这些套路也派上了用场。谁能想到,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大多数商品严重过剩的年代,口罩竟然有机会变成被抢购、被寻租的稀缺品呢?活久见啊。

    稀缺导致升值,也带来淘金机会。那段时间,生产口罩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大涨,短短两个月就翻了几倍。原本和口罩不沾边的企业也眼红了,纷纷火线转型加入生产口罩的大军,连一向淡定从容的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也未能免俗。我的老同学希哥,是深圳一家民间借贷公司的老板,见状,也和人合伙生产口罩,供不应求,大赚。遗憾的是,希哥没有见好就收,而是继续扩大投资,搞了一条口罩生产线,哪知后来投产口罩的厂家太多,口罩产能很快过剩,价格暴跌,希哥的口罩生产线现在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先前挣的钱变成了一堆无法变现的机器。

    这次疫情席卷全球,让我们见识了世界各国人民对戴口罩的态度。面对疫情,中国人体现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一切行动听指挥,在医学专家的建议和政府的强制要求下,中国人基本上都戴上了口罩;欧美各国人民则不然,他们中的多数人反对戴口罩,执意追求呼吸和生活的自由。由此在媒体上引发地球人一场又一场关于口罩文化的大辩论,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不过,随着疫情的恶化和死者的增加,欧美各国戴口罩的人总体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刚戴口罩那会儿,人们除了憋闷,还有些焦虑或恐慌。渐渐地,焦虑或恐慌的情绪有所缓解。人们开始复工,上学,聚会……尽管还戴着口罩。几天前,一个同事对我说,本月,他有几次出门时,竟然忘了戴口罩,下了楼才想起来,于是打电话给老婆,让她把口罩从高楼的窗口扔下来。我听了哈哈大笑,因为我最近也有出门忘戴口罩又返回去取的经历,而以前,我对口罩可是念兹在兹,凡出门必不会忘记戴它。这个有共犯的小小疏忽,也许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正常的生活正在回归。

    这些日子,我时常想起一个戴口罩的人,他叫李文亮。我相信,很多人也像我一样,会记住他的名字,记住他那张戴着蓝色口罩的忧伤的脸。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