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理财子公司投资应化被动为主动

2019-05-23 06:27  来源:中国证券报

    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实体经济迎来新的资金供给,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两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标志着资管行业迈入新阶段。

    长期来看,大资管市场强手如林,跑得快、跑得远,不如跑得好、跑得稳。

    首先,理财子公司应牢记“真资管”初衷。在公开披露理财子公司筹建计划的银行中,仍有多家银行无法拿出较为明确的存量资产处置方案,千亿元级存量无法按时回表的银行并非个例。“带病上岗”“带病展业”不利于理财子公司运营,更不利于资管行业稳健发展。

    其次,独立法人化的理财子公司在构建与母行各部门、分行协同关系时,面临厘清权责、强化风险隔离等方面的挑战。理财子公司应明确在母行体系中的业务定位,打造连接左右、沟通上下的综合服务平台。

    再次,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思路需尽快化被动为主动,建立符合资管业务特点的风控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理财业务改革转型,培育适合股市投资特点的新产品。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市,对于习惯了“债权式”思维的银行理财资金来说,既是机遇也有挑战。银行理财产品如何从简单固定收益型产品向权益类转变,银行理财资金如何从被动投资转为主动管理,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亟待破解的难题。

    另外,资管新规下诞生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没有了资金池与资金错配“加持”,流动性管理压力随之而来。“规模为王”、监管套利等逻辑显然不可取。银保监会此前制定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明确银行理财子公司应当按照理财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也为理财子公司戴上一道“金箍”。

    摒弃“规模为王”的惯性思维,结合自身禀赋,寻求轻资本、高效率、精细化发展,才是理财子公司发展的制胜之道。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