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司到行业,从宏观经济到国际形势,这个世界上真正风平浪静、一点风险都没有的时候,简直屈指可数。
在明代江盈科所著的散文集《雪涛小说》中,有一篇文章《深文》,记录了古代死抠枝节、抓住一点问题就大做文章者的可恶。文章里说,有些人啊,看到别人往路上撒了草木灰,就说这是不好好种田,有草木灰怎么往街上倒、不拿去种地呢?看到别人拿了弓箭,就说这是要做强盗的人,不然拿弓箭干什么呢?所以啊,“颜异以腹诽蒙戮,岳飞以莫须见杀”,西汉的颜异因为被指责在肚子里悄悄说坏话就被屠戮,南宋的岳飞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就被杀死。
文章里还记录了一个故事,说是古代有个官吏管理地方很严格,晚上实行宵禁制度。有一天,还没到宵禁的时候,有个跛子在街上走路,结果也给抓起来要打。跛子说,这天还没黑、时间还没到,怎么能说我违反宵禁呢?你猜官吏的理论是什么?你这跛子,走路比一般人慢,从现在开始到天黑宵禁,我算你必然走不到家,所以现在打你和等你违反宵禁再打你是一样。
生活如此,投资也如此。尽管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寻找“又好又便宜”的标的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天下毕竟没有完美之事,想什么事情都占尽便宜只能是痴人说梦。从公司到行业,从宏观经济到国际形势,这个世界上真正风平浪静、一点风险都没有的时候,简直屈指可数。而就算有这么个把时候,你看得到没有风险,别人为什么就看不到呢?那么大家都看到没有风险,这价格还能便宜吗?
就拿最近来说,国际贸易局势错综复杂,有人就说,这时候不能投资啊,市场不稳定啊。那么,是现在的国际贸易形势危险呢,还是冷战时期的核威胁危险呢?古巴导弹危机吓人吗?上世纪70年代的中东战争和石油危机吓人吗?那些时候是不是都不能投资?但是,你如果仔细看看国际股票市场从那些时候到现在的综合收益率(包含股息和指数两部分收益),你就会发现,当年那么大危机,都不构成不投资的理由。
有人又说,内地经济局势还是不够稳定,从投资到消费主导的转型还没完成,所以不能投资。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托拉斯主导下的美国经济稳定吗?上世纪70年代笼罩在警廉冲突下的香港市场稳定吗?黑帮横行的上世纪50、60年代的日本社会稳定吗?上世纪70年代韩国江南区开发时候的经济环境稳定吗?如果那些市场最后都能给投资者带来相当不错的投资回报率,现在内地经济碰到的一些问题,就真的成为不投资的理由吗?
再拿公司来说,估值便宜的公司,绝大多数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否则市场不傻,也不会给出这样的估值。最不济,也得摊上一个“最近大势不好,估值抬升没有催化剂,股价上不来”的名头。问题是,如果有了催化剂,你也知道,别人自然也知道(要是只有你知道、别人不知道,那叫内幕信息交易,是触犯法律的),那么这公司又凭什么只卖这么一点估值呢?
所以,要求投资机会完美无缺,估值不能高、基本面要特别好、市场需求要高涨、利润率要特别高、股价走势还得拐头向上、成交量还要放大、最好还有内幕信息说要怎样怎样,这就好比有的女生,要男生事业又好、钱又多、对自己又体贴顺从、长得又帅、还又不招惹其他女生。却殊不知事业好的一般脾气都大,长得帅的一般追的人就多,怎么能样样满意、完美无瑕呢?
完美和机会之间,天生就有矛盾。就拿现在的国际贸易形势来说,听新闻似乎确实吓人,动不动就是几百亿、几千亿美元的,但是和中国83万亿人民币的GDP总量来说,这真是一个如何致命的问题吗?这个问题和历史上曾经困扰各国经济体的历次历史问题比,到底有多大呢?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吕氏春秋》里的这句话,道出了投资决策中的精髓。世界上并没有完美无缺的投资机会,但是却有一些超凡脱俗的投资者。他们巧妙利用仓位的分散、投资机会之前的配合与对冲,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不把赌注压在一局牌上。他们分散而不过度分散,集中而不过度集中,这才硬是在不完美的资本市场上,赢得了一个个无懈可击的投资业绩。
(作者系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